[特斯拉] 小鹏和特斯拉,谁是"物理AI"的未来?

这条路无疑耗资巨大、难度极高,但一旦走通,所构建的软硬一体生态,也将是别人最难复制和超越的壁垒。




那么,小鹏这套“全家桶”要怎么“卖”出去?

回顾科技史,任何一个新平台的崛起,都伴随着路线之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表现为谷歌和苹果两种模式:谷歌通过开源的安卓系统,联合各大硬件厂商,构建了一个庞大“联邦”;苹果凭借自研的iOS系统与AppStore,打造了一个利润丰厚的“封闭帝国”。

在智能驾驶领域,特斯拉是典型的“帝国”模式,通过“硬件(汽车)+软件(FSD)+数据(全球车队)+能源网络”的垂直整合,构建了封闭生态。在这个生态里,它享受品牌溢价和利润。

小鹏显然不是正面硬刚特斯拉,它更像在构建一个“联盟”。从其最新的两个动作能看出这一意图:

第一招是输出核心技术。大众汽车已确认成为第二代VLA,及小鹏自研图灵AI芯片的首发战略合作伙伴。这步棋很高明:与其让大家重复造轮子,不如让有影响力的玩家先用上自己的“轮子”。这不仅能验证了技术的通用性,更能“借船出海”,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推广自己的技术标准。

第二招是开源核心工具包。小鹏宣布Robotaxi将开放SDK(Robotaxi业务的核心软件开发工具包),与全球伙伴共建Robotaxi生态,高德地图已加入。

小鹏的商业模式逐渐清晰:对内,通过“全栈自研”保证技术的领先与协同;对外,通过开放技术标准来吸引参与者、壮大生态。它显然不再满足做一家汽车制造商,而是希望成为物理AI时代的“平台服务商”甚至是“规则制定者”。

结语

资本市场,本质上是为“未来”定价的地方。一家公司的价值,不仅取决于当期的财报,更在于未来的想象力。过去,资本市场常将小鹏与其他造车新势力一并看待,如今,随着“物理AI”战略的发布,小鹏的估值逻辑有望从“智能汽车公司”拉升到“全球具身智能平台”。

支撑这个新逻辑的,有三个可见的转变:

一是从“卖车”转向“技术变现”。与大众的合作是一个关键节点,它表明小鹏的AI技术可以作为独立产品产生价值,打开了技术授权这条更高利润的收入来源。


二是从硬件销售到生态服务。通过开源Robotaxi平台,小鹏正在构建一个可持续的服务模式,未来从自动驾驶服务中持续抽成。

三是从“造车”到“造智能体”。其业务范畴已从汽车,扩展至能上天(飞行汽车)、能入地(机器人)的各类智能实体。

当然,这条路走起来并不轻松。小鹏在未来几年需要处理好几个现实问题:

第一是钱和人的分配。自研技术、同时做车、机器人和飞行汽车,每一样都很烧钱,也很依赖顶尖人才。怎么把钱花在刀刃上,确保几个业务都能稳步推进,是首要的课题。

值得关注的是,从小鹏2025Q2财报来看,公司基本面持续向好:毛利率已经连续多个季度正增长,在手现金储备增加到了476亿元。这些数字说明,小鹏在为物理AI大举投入的同时,当下的主业也在加速自己“造血”。更有说服力的是,公司管理层依然维持了第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的预期。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特斯拉AI高管警告:2026年将是员工最艰难的一年! 特斯拉10月在中国销量降至3年新低 市占率剩3.2%
    美媒称特斯拉FSD存在"双重标准":成功归自身... 特斯拉Model Y新车型上市:CLTC续航821公里
    特斯拉撞死突闯国道的野猪,车主全责,交警发声 特斯拉在美被诉"存致命风险":打不开车门...
    Model S事故致5人死亡 特斯拉因车门缺陷被起诉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训练:员工身心俱疲
    特斯拉要取消车钥匙 业内人士竟然觉得不离谱  (1条评论) 特斯拉或年内发布飞行汽车原型....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