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婚人数大反弹 广东名列前茅

另一方面,延长婚假。6月份,四川省发布了《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


第一,延长婚假。将婚假写入《条例》,并由5天延长至20天,自愿参加婚前医学检查的再增加5天婚假。

第二,延长生育假。将我省生育假延长为生育一孩90天,生育二孩120天,生育三孩150天,即在原规定60天的基础上,对生育一孩、二孩、三孩的分别延长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

第三,延长男方护理假。将男方护理假由20天延长至30天,方便男方对妻子生育后的照护,有利于倡导夫妻共担育儿责任。

第四,建立生育休假成本共担机制。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筹多渠道资金,建立合理的生育休假成本共担机制,努力保障婚育假期落实到位。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大陆全国已有29个省份延长婚假,其中山西、甘肃最长,可休30天。

河南、四川、黑龙江为参加婚检的夫妻分别额外增加7天、5天、10天,最长可休25-28天。

新疆可休23天,湖南鼓励用人单位将职工婚假延长至20天。

各地除了发布直接鼓励结婚的措施外,鼓励生育措施也在联动著推动结婚率上升。

7月份,广东省发布了《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生育医疗费用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支持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将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按程序直接发放给参保人。

在此之前,浙江、河北、云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上海、福建、山东、湖北、海南、重庆、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发布类似文件。

生育津贴发放给个人,今年内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基本会全覆盖,因为这是管理层的明确要求。

不久前大陆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著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文件中写道:支持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将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按程序直接发放给参保人。

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个人,是各省鼓励生育的措施之一。其鼓励的逻辑在于,生育津贴直接发给个人具有多方面好处,既能保障职工权益、提升申领便捷性,又能减轻企业负担,还对社会生育环境优化有积极作用。

以往生育津贴经单位中转,存在个别单位截留或挪用高于女职工工资部分的情况,直发个人可避免此类现象,确保女职工足额拿到应得津贴,减少劳动争议。

直发模式打通了医保系统与银行帐户的直连通道,女职工分娩后只需线上提交电子材料,医保部门审核后即可将津贴划入个人帐户,无需经过单位环节,大幅缩短了申领时间,提高了发放效率。


此外,现代职场中职工跨区域流动较为常见,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个人,可避免因工作变动导致津贴发放错误或延迟,确保职工无论处于何种工作状态,都能按时、足额领取到生育津贴。

而且,对于失业人群(生育保险费由失业保险基金代缴)、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他们没有固定用人单位,无法通过单位获得生育津贴福利,生育津贴直发个人使这些群体也能享受到生育保障,扩大了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

除了地方外,中央层面上,也发布了推动生育率和结婚率的大招。7月28日,大陆国务院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开始真金白银鼓励生育。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

育儿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其中,对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认定时,育儿补贴不计入家庭或个人收入。

8月5日,大陆国务院发布《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到: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也即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公立大班免保教费。私立的大班保教费,按照公立大班保教费标准免除,剩下的家长支付。

减轻生娃育娃负担,其实就是在鼓励年轻人领证结婚。毕竟,年轻不愿结婚的重要因素,除了结婚本身的成本高昂外,生娃育娃成本,也是一座高山

以上三个因素,是今年结婚人数反弹的逻辑。

那么,为何文章强调今年只是“阶段性反弹”,而没有改变长远的下行趋势呢?逻辑很简单,因为导致结婚率下滑的根本因素,并没有改变。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最安全的13款SUV 电动车名列前茅 气候变迁导致鼠患?华盛顿、旧金山鼠患名列前茅
    "加州消防员装备全球名列前茅",专家:现不可能灭火 "敌人名单"上名列前茅 马斯克的竞争对手担心报复
    最新世界大学排名 这三所美国大学名列前茅 北温2条山路接的搜救电话名列前茅
    全球最佳城市出炉 温哥华名列前茅  (4条评论) 大学排行榜出炉 你校是否名列前茅
    娱乐圈最没运气的男人 他名列前茅 世界劈腿之都排名 温哥华名列前茅  (2条评论)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