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众行业,偷摸赚钱的年轻人们

赚钱,从来不是一件按部就班的事情。一群年轻人正在无人关注的角落,悄悄开辟属于自己的财富路径。
他们不再执着于写字楼里的职位,而是转身投向那些看似“不入流”的小众赛道——在路边支起的糖葫芦小摊,为宠物设计新中式服装,将明星小卡卖到欧洲,甚至把中国人眼中的“丑东西”变成海外爆款。
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小生意,为他们挣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当大多数人还在焦虑内卷时,他们的故事证明:赚钱不一定非要追风口,找准一个小生意,把它做深、做透,小钱也能稳稳地滚成大钱。
奶皮子糖葫芦火了,一小时卖200串
小石 00年 女
最近奶皮子糖葫芦火了,我家附近的商圈却没人卖。我连夜下单买了材料——熬糖锅、竹签、包装袋一到货,第二天就开干。从冒出念头到动手,没超过24小时。
说出来可能没人信,我压根没专门去学。以前做教育机构销售,天天被KPI压得喘不过气;后来辞职摆过烤生蚝摊,生意也一般。这回就凭网上看到的几张图,照着买材料“照葫芦画瓢”,没想到真做成了。
启动成本挺低,工具加包装材料一共才300多块钱。不过在定价上我琢磨了很久,最后定了三档:基础款的山楂糯米12块,水果款16-18块,最贵的奶皮子系列卖20-22块。奶皮子确实是原料里最贵的,从一张17块涨到了30块,而且一张只能做四串。光这一项,一串的成本就要7块多。再加上青提、草莓这些本来就不便宜的水果,还有糯米、糖和包装,算下来每串成本就要十二三块。我卖22块,真就是赚个辛苦钱。
第一天出摊,我心里直打鼓。只做了40多串,扁山楂糯米、青提干噎奶皮、草莓干噎奶皮、菠萝蜜糯米,每样都不敢多做。把车推到商圈门口,刚把“奶皮子糖葫芦”的牌子立起来,就有人围上来看。结果不到十分钟,全卖光了。收摊时数了数,950块,净赚300多。
从第二天起,我就建了顾客群。每天固定50串接受预订,保证熟客能吃上,剩下的现场卖。现在每天串180串左右,最高纪录做到213串,排队都要等上40分钟才能买到。每天工作节奏拉满——早上九点开始备料,洗水果、控水、擦干,给山楂去核,每个步骤琐碎却关键,一直忙到傍晚六点半出摊,通常一小时就卖完收工。
看到我家生意好,商圈里又冒出四五家竞争对手。我现在定价在12到22元之间,再贵就卖不动了。我这旁边有学校,小孩多,价格一高大家就不来了。要是还有人嫌贵,我直接送他一串尝,告诉他不好吃不要钱。有个老顾客一次买了16串,说就认准这口了。
现在摆摊的收入比打工强太多,以前月入三四千,现在每天净赚几百块。虽然累得觉都不够睡,但每晚数钱的时候心里特别踏实。顾客夸赞带来的满足感,真是多少钱都换不来。
要说有什么秘诀,可能就是看准了就干,干了就尽全力。我虽然没正儿八经学过做糖葫芦,但对品质很有信心。听说别家为了裹糖方便不洗水果,但我家每晚必定把每颗水果仔细洗净、控干、擦净,山楂也是一颗颗去核。
前几天生意实在忙不过来,我想招个有经验的熬糖师傅,时薪开到两三百元,却一直没招到合适的。没想到现在熬糖倒成了我妈的绝活——她跟着抖音视频学了三天,现在熬得比老师傅还稳。
其实熬糖是最关键的一步,火候稍差一点,糖就容易返砂,整锅就废了。这也是为什么网上很多人想自己复刻糖葫芦,却总是失败的原因。
我每天还会花些时间在社交平台上发帖、互动。接下来我打算让对象把烤生蚝摊重新开起来,而糖葫芦这头,我准备细水长流地做下去。毕竟,用心的味道,顾客一尝就知道。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 分享: |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 延伸阅读 |
推荐:
在小众行业,偷摸赚钱的年轻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