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 中美元首会晤协议细节陆续出炉 是否"休战"在望?

如何解读“一般许可”,可能成为未来协定执行过程中,双方的分歧所在——中美可以因各自立场和角度而采取不同解释方案。


白宫表示,此举等同于“事实性取消”中国在2025年4月与2022年10月实施的出口管制。 但中方尚未公开披露具体细节,也未使用“取消”一词。

“如果美国采取了中国认为违反协定字面或精神的行动,中国可能会放缓稀土的交付。”葛来仪对BBC中文表示。

她解释,这次会晤的结果可能令北京认为“以升级促缓和”的策略奏效了,它在关键矿产和稀土磁体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是一种强有力的武器,在未来必要时可以再次使用。

美国迈阿密大学(University of Miami)政治学教授金德芳(June Teufel Dreyer)对BBC中文指出, “以升级促缓和”本质上是传统谈判策略:“先提出高要求,再逐步降低,最终达成自身期望的协定。 ”

金德芳认为,中国在稀土方面的策略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而是进一步激励了全球寻找替代来源,以及能够取代稀土的合成材料。

美中元首会晤结束不久,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在许多方面是“不可靠的合作伙伴”,并称美国需要摆脱中国在稀土供应上的主导地位——“那是一把悬在我们头上的剑,也悬在全世界头上的剑”。

贝森特说:“这是中国在对抗世界。 他们把压力施加在整个世界身上,而世界也正在反击。 未来一到两年内,我们将加速行动,摆脱这把悬在我们头上的剑。 ”

鉴于中国此前的稀土管控措施涉及范围之广,欧盟方面也关注中方的缓和行动。 欧盟贸易发言人奥洛夫·吉尔(Olof Gill)近日在记者会上表示:“我们的理解是,中方的暂停措施适用于全球...... 我们仍在与中国接触,以了解具体执行方式。 ”

他还表示,4月的管制措施仍然有效。

这意味着,稀土出口管控虽有所缓和,但长期影响和执行方式仍存在不确定性。

在芬太尼合作方面,中美双方的表述也存在差异。

白宫的声明指出,“中国将采取重大措施,切断芬太尼流入美国。 具体而言,中国将停止向北美出口某些特定化学品,并严格控制向世界各地出口某些其他化学品。 中方的说法只是“双方就合作打击芬太尼达成共识”。

金德芳认为,未来中方可能声称无法控制前体化学品的流向,尤其是流向墨西哥等第三方国家的部分。


“毫无疑问,这一切都很脆弱”,她说,“中国在特朗普(专题)第一任期内也曾承诺购买大豆,但并未完全兑现。 ”

在农业采购方面,根据白宫公告,中国承诺在2025年最后两个月至少购买1200万吨美国大豆,并在2026年至2028年每年至少购买2500万吨。

策纬咨询公司(Trivium China)研究主管裴西霞(Even R. Pay)对BBC中文表示,“这项协定基本上让美中农业贸易政策回到2025年前的‘常态’。”

她解释,对大豆种植者而言,这份采购协议为市场预期设定了底线,意味着农民可以以相对合理的价格出售作物,今年有望实现收支平衡。 “这对许多需要依赖销售收入偿还债务和购买下一季农资的农户而言,是好消息。 ”

不过,她提醒,“要说这是一场胜利仍言之过早,因为农民的处境并未比特朗普上任前更好。 从某些角度看,他们的情况甚至更糟,因为今年市场的不确定性已造成冲击,而未来这项协议是否能持续也仍存在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 ”

台湾(专题):潜在冲突的隐忧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中美博弈:从稀土大战看"有效知识" 德语媒体:暂时停火的中美制度之争
    特朗普:中美可以通过合作变得更加强大 中美"停战" 欧盟率先成牺牲品、局外人
    习特会未谈台湾:不谈本身即信号 中美技术性喘息 中美关键矿产大战,这一地区缘何至关重要?
    中美贸易战"停火"1年 美方幕后推手曾在中港生活6年 《人民日报》披露中美元首釜山会晤详情
    中美防长会谈 董军促反台独 美强调印太力量平衡 胡锡进:中美谈判结果震撼了世界 最恐惧的是.....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