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化不能被理解,揭示了一个底层机制

10月25日,歌星郑智化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自己在深圳机场登机时,升降车升至机门后离机门地板有25厘米距离,导致其轮椅无法推入飞机。而操纵升降车的司机不愿把升降板提高,冷眼看着他“连滚带爬”进飞机。此事在网络上引起关注和热议,后来机场放出的视频显示,很多人在帮助他登机。于是网上很多人指责郑智化,觉得他吹毛求疵。




一、

郑智化是一个名人,名人肯定能得到帮助。所以流出的视频可以看到有多人在帮助他。但郑智化要的不仅是帮助,而是一个有尊严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一个体系化的流程才能提供,才能有条不紊、从从容容。相反,缺乏这个体系化的流程,一切都因为一个名人临时凑出来,就会七手八脚,抬着走、拉着走。所以郑智化会觉得没有尊严,是“连滚带爬”。这个形容并无太大不妥。他的愤怒也并非指向帮助他的人,而是深圳机场。

很多人难以理解郑智化,因为他们对尊严没有感知,也无法理解“一个残疾人想要有尊严的出行”。他们没办法形成一种同理心,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他者的感受。他们能感知的就是,“只要有人帮你,就很不错了”。

有一个类似的争论。曾有一个名人患者,在网上发帖抱怨医生给自己看病时态度不好,时间也非常短。她首先就遭到了医生大v的反击,医生大v的说法就是,中国医生工作强度非常大,能看完病人就不错了,不可能满足“态度好”这种需求。医生大v的态度,也有不少人赞同。

显然,患者不是流水线上的工件,尊严的需求并不过分。




二、

截至2024年,中国残疾人总数约为8591.4万人。如果缩小范围到行动不便,中国视力残疾人数为1200多万,肢体残疾人数近2500万,总共有4000万人,也就是30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行动不便。如果加上老人,比例就更大。但我们生活中看不到这些人。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出行太难。

不管是2001年,国务院颁布《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还是各地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都在政策层面推进无障碍适老改造。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政策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出行,也包含尊严,所以,郑智化的抱怨是合理的,也得到了很多官方媒体的认可。

但现实中,无障碍设施的建设面临诸多挑战。盲道长期缺乏有效维护,被各类杂物占用。部分公共场所的台阶处未设置轮椅坡道,有些轮椅坡道的坡度过大,使得轮椅通行极为困难等等。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郑智化事件再度升级,官方严厉评论揭露其丑行?  (3条评论) 郑智化清空微博,网络喷子又赢了
    百万粉丝的"爱国大V" 攻击郑智化被永久禁言 "郑智化事件":残障人士应"受助感恩"还是平等参与?  (1条评论)
    连滚带爬之后, 郑智化再发微博:残疾人也是人 郑智化"连滚带爬"?"看你就是个台独分子!"
    郑智化"连滚带爬"的争论,是两种社会参照系的差异 你们真牛!光速地让郑智化认怂了
    "把郑智化的遭遇政治化,既愚蠢又邪恶" #郑智化致歉#上热搜!是否"连滚带爬"不该是重点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