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了"两套房送娃去美国,如今后悔了么?

这些钱当然不是凭空来的。从姐姐初一决定去美高开始,我们家就有个“不能动的账户”:每年固定存一笔钱,不炒股、不买房,专门用来支付学费。


说不心疼是假的,当年如果不送她们去美高,我们能在上海多买两套市中心的房子,现在房价翻了不知道多少倍,朋友开玩笑说“你这教育投资不如买房”,我也只能笑一笑。

但比钱更累的,是心力。

那些年,我最怕的就是半夜接到孩子的电话。不是“妈妈我想家”,就是“机票被拒了”、“签证出问题了”。

妹妹疫情期间有次转机回上海,登机前三个小时突然接到告知电话:“你阳过,不能上飞机。”

她半夜两点哭着给我打电话,我一边安慰她,一边打开电脑查机票,最后把她送到旧金山的朋友家暂住。

那段时间我天天失眠,怕她吃不好,怕她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害怕,更怕她觉得“妈妈帮不了我”。

只有经历过了这些,我才明白,美高从来不是“有钱就能上”的,它需要三个前提:孩子愿意去、家庭能承受、父母能放手。

如果你要靠借钱、卖房来凑学费,或者孩子哭着说“我不想去”,你还硬推着TA走,那不是投资,是坑娃。

现在常有家长问我“现在送娃去美高划算吗”,我会算两笔账。

一笔是经济账,现在美高每年至少100万,美本更贵,没有800万别轻易碰;

另一笔是心理账,你能不能接受孩子半夜哭着打电话,能不能接受他可能没考上名校,能不能接受他最后选择的职业,可能赚不回你投入的钱?

如果这两笔账算不清楚,就算你送娃去了美高,也只能是“花钱买罪受”。



03

教育的终极回报,是让孩子有“生命力”

有人跟我算过一笔账:两个孩子800万的教育投入,按姐姐现在的职业工资,得上十年才能回本。

可不,如果按钱算,我肯定亏了;但按孩子的成长算,我赚翻了。


美高最磨人的不是学费,是那些意料之外的挫折,但孩子只要“活下来”,就是赢家。

姐姐被孤立时学会了找校长沟通,妹妹被拒登机时学会了改行程,这些能力不是花钱能买的,是“摔”出来的。

妹妹疫情期间带几个学弟学妹从新加坡转机去美国,一路跟第三方对接,跟司机对接。这时我才突然发现,以前孩子连袜子都不会洗,现在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到了美本阶段,这种“生命力”更明显。

姐姐在西北大学时,一边上课一边帮教授做研究,还教小朋友法语,周末去做瑜伽教练,忙得脚不沾地,但每次视频都跟我说很开心。妹妹在波士顿大学,仍旧是舞蹈队的主力。

姐姐回国后正在从事教育行业,她每天跟学生聊“喜欢什么专业”,而不是“哪个专业好就业”。她们现在每天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还能养活自己,不就是最好的人生吗?

她们没活成我期待的样子,却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这比任何名校毕业证都让我欣慰。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美国将迎来地方选举 特朗普面临任期初期重大考验 "了不起的特朗普"花天酒地,4200万美国人却正挨饿
    美国政府停摆旷日持久超乎白宫意料,特朗普急了! 陆媒:美国政府"关门"一个多月,谁赢了?
    老妈一来,我才发现自己已经被美国改变了很多 美国男子在知名连锁酒店被洗澡水"活活烫死"
    美国父子亚洲度假 遭"杀人蜂"群袭 被蛰成血人身亡! 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正在历史性嬗变 世界经济也在…
    最高法院将裁决川普关税合法性 "美国优先"受考验 入籍拒签理由多 美国移民局严审"居住与税务"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