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冲聊完后,有点期待自己的60岁

陈冲最近的生活有些忙碌。
前不久,她去加拿大参加了蒙特利尔新电影节,在那里,电影《蒙特利尔,我的美人》迎来首映。观众很热情,几小时内,两场票都售罄了。陈冲在其中扮演一位华人女性,她爱上了一个女人,人生过半,才终于在蒙特利尔的夏天陷入热恋。
更早些,陈冲回到国内,在平潭IM两岸青年影展担任评委,看到很多年轻电影人的努力和激情,她在社交媒体写,“很愿意成为他们手里的柴”。
频繁的飞行让她有点疲惫,陈冲评价自己,“有点像以前那种古老的,专门自己开车到处去卖东西的人”。但她受到了鼓舞,与创作相关的事情永远会令她兴奋。
2024年,陈冲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自传体散文集《猫鱼》,年底,这本书成为豆瓣年度图书。她将自己厚重的回忆铺开,细细端详四代人的生命,写下漫长的岁月里的波折、失落和爱,邀请陌生人进入她的世界。
一周前,通过视频连线,我们再次提起这本书,陈冲说,“说实话,我好久没再去看它了”。那些记忆的刻痕被留下,陈冲还在继续向前走。
她参与了不少活动,也做出新尝试。除了《蒙特利尔,我的美人》中那位下定决心直面欲望的女性,她还在新版《喜宴》里第一次演喜剧,饰演有着一个同性恋女儿的母亲。
60岁的时候,陈冲接到一通来自母亲的电话。当时母亲已经病重,随时可能离世,她开始认真思考,自己应该怎样活着,“有些人活着的时候没有在好好活着。我希望自己能够在活着的时候,是真的活着,不要在活着的时候死了”。
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催生出一种急迫,她还活着,就必须创造。
因此,一些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问题,很难问出口,尽管陈冲会真诚地为每一个问题给出答案,但你知道“为什么”是最不重要的一部分,她像一株径自生长的植物,感到枯萎,会本能地寻求重生。
我们从最近的创作聊起,聊她的30岁与60岁,得到与失去,秘密和永恒。陈冲语速缓慢,时常大笑,语气娇俏而温柔,她一边思考,一边叙说,很多时候,她的话语都会落到生活本身,那是她对生活的爱。
傍晚六七点的时候,旧金山的太阳正要落下,天色变得昏暗,陈冲念起艾米莉·狄金森的诗,她喜欢这位诗人对永恒和永生的理解,“在她的身后有着一种永恒,在她的身前有着一种永生”。
陈冲的生命中同样有可以成为永恒的部分,那是独属于她的,一些秘密的瞬间。
以下,是我们与陈冲的对话。
/1/
“现在或永不”
看理想:今年年初新版《喜宴》上映了,你在其中饰演主角之一的母亲。多年前,李安筹备《喜宴》的时候,曾想让你扮演女主角葳葳。你会觉得这是命运奇妙的回旋吗?
陈冲:《喜宴》是比较巧合的,当年李安的确是希望跟我合作,让我在戏中演女主角,但是资金一直到不了位,等到90年代想拍的时候,已经找了别人拍了。这一次重拍《喜宴》,正好我也到了演母亲的年龄。
虽然是非常无奈的一件事,过了几十年,你原来想演的那个角色,是演不了的,但命运赋予你另外一个机会,这也是我命运的一部分。
原来年轻时候演女主角的演员,到了现在这个年龄,大部分都是个性演员(编者按:善于塑造独特、多变角色的演员),演的许多都是配角,但是我非常珍惜这样一个机会,因为我很少有机会演喜剧,而且我挺喜欢的,我也有喜剧的节奏。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 分享: |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 延伸阅读 |
推荐:
和陈冲聊完后,有点期待自己的6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