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 "不要特朗普!不要中国!" 抗议者聚集在首尔
韩国总统李在明面临一场外交博弈,他将接待美国和中国的领导人。https://t.co/V7xOdop2HS—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October 29, 2025
“不要特朗普!”数百名示威者高喊,声浪愈来愈大,逐渐逼近位于韩国首都首尔市中心的美国大使馆。
一排警察巴士阻止他们抵达大门,但舞台与扩音器让他们的声音在光化门广场上空回荡,传入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代表们耳中。
以韩国活跃的抗议文化而言,这场集会规模细小,而且并非唯一。在几百公尺外的景福宫大门前,另一群示威者高举标语,喊出截然不同的口号。
“不要中国”,还夹杂着“中共滚出去!”等口号。人数同样是数百人,对韩国而言并不算多。
尽管如此,这个晴朗周六在首尔市中心的抗议人潮,仍反映出韩国总统李在明本周在接待美中领导人时,必须进行的外交平衡。
首尔长期以来是美国的重要盟友。
领导人常以“血盟”形容这段友谊,源自1950至1953年的韩战,美军协助抵御朝鲜入侵。韩国至今仍仰赖华盛顿的安全保障,但也需要中国这个最大贸易伙伴与出口市场。
“这是一个特别棘手的时刻——韩国陷入两难。”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达西·德劳特-维哈雷斯(Darcie Draudt-Vejares)表示。
“年复一年,韩国正体现出全球许多国家的处境:与中国有深度经济连结,同时也与美国紧密相连。如今,李在明正试图在这两大强权之间周旋。”
这种处境之下,他的国家甚至将在本周四举办特朗普与习近平的会谈,而这可能为两国时断时续的贸易战带来突破。
与美国周旋
现年61岁的李在明是一名资深政治人物,但眼下挑战重重。
历经半年动荡后,李在明在6月以压倒性优势胜出大选。
前总统尹锡悦短暂发布戒严令,引发大规模抗议与宪政危机,最终遭到弹劾,却也让国家陷入严重分裂。
李在明上任时,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令盟友与对手震惊。美韩展开谈判,8月李在明造访白宫,展现亲和力,看似奏效。
韩国认为已安抚这位强势盟友。
首尔宣布将在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并购买1,000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作为回报,特朗普同意将关税从25%降至15%。
但随后,美国乔治亚州一座现代汽车工厂遭到大规模移民执法行动,逾300名韩国人被拘留。虽然大多数人已返国,但事件仍动摇了双边关系——尤其是考虑到现代汽车是美国的重要投资者。
“我不认为美韩关系已经破裂。”23岁的李慧妍(Hye-yeon Lee,音译)在美国大使馆外的抗议活动结束时表示。
“但我确实认为关系正受到明显侵蚀。”她补充道。
白宫也在贸易谈判中提高要求——特朗普如今要求韩国在美国进行现金投资。
尽管双方努力达成协议,但目前尚未签署任何最终文件,外界对两位领导人周三会面能否取得成果并不乐观。
“这次访问对韩国的繁荣与安全至关重要。但有趣的是,特朗普在这里停留时间越短,对李在明总统可能越有利。”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资深研究员约翰·德鲁里(John Delury)表示。
“目前看来,双方在贸易协议上并未接近突破。如果特朗普来访、会谈顺利、24小时内离开,对韩国而言并不是坏结果。”
而民间也显然存在愤怒与幻灭感,部分源自特朗普具争议性的个人政治风格。这也是抗议出现的原因之一。
22岁的大学生金率怡(Kim Sol-yi,音译)手持一幅漫画标语,画中特朗普呕出金钱。
“他说韩国是‘提款机’,那真的让我很生气,”她说。“美国似乎把韩国当成现金奶牛——毫不掩饰——要求巨额投资。老实说,这让我很愤怒,也让我质疑美国是否真的把我们当成平等伙伴。”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不要特朗普!”数百名示威者高喊,声浪愈来愈大,逐渐逼近位于韩国首都首尔市中心的美国大使馆。
一排警察巴士阻止他们抵达大门,但舞台与扩音器让他们的声音在光化门广场上空回荡,传入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代表们耳中。
以韩国活跃的抗议文化而言,这场集会规模细小,而且并非唯一。在几百公尺外的景福宫大门前,另一群示威者高举标语,喊出截然不同的口号。
“不要中国”,还夹杂着“中共滚出去!”等口号。人数同样是数百人,对韩国而言并不算多。
尽管如此,这个晴朗周六在首尔市中心的抗议人潮,仍反映出韩国总统李在明本周在接待美中领导人时,必须进行的外交平衡。
首尔长期以来是美国的重要盟友。
领导人常以“血盟”形容这段友谊,源自1950至1953年的韩战,美军协助抵御朝鲜入侵。韩国至今仍仰赖华盛顿的安全保障,但也需要中国这个最大贸易伙伴与出口市场。
“这是一个特别棘手的时刻——韩国陷入两难。”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达西·德劳特-维哈雷斯(Darcie Draudt-Vejares)表示。
“年复一年,韩国正体现出全球许多国家的处境:与中国有深度经济连结,同时也与美国紧密相连。如今,李在明正试图在这两大强权之间周旋。”
这种处境之下,他的国家甚至将在本周四举办特朗普与习近平的会谈,而这可能为两国时断时续的贸易战带来突破。
与美国周旋
现年61岁的李在明是一名资深政治人物,但眼下挑战重重。
历经半年动荡后,李在明在6月以压倒性优势胜出大选。
前总统尹锡悦短暂发布戒严令,引发大规模抗议与宪政危机,最终遭到弹劾,却也让国家陷入严重分裂。
李在明上任时,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令盟友与对手震惊。美韩展开谈判,8月李在明造访白宫,展现亲和力,看似奏效。
韩国认为已安抚这位强势盟友。
首尔宣布将在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并购买1,000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作为回报,特朗普同意将关税从25%降至15%。
但随后,美国乔治亚州一座现代汽车工厂遭到大规模移民执法行动,逾300名韩国人被拘留。虽然大多数人已返国,但事件仍动摇了双边关系——尤其是考虑到现代汽车是美国的重要投资者。
“我不认为美韩关系已经破裂。”23岁的李慧妍(Hye-yeon Lee,音译)在美国大使馆外的抗议活动结束时表示。
“但我确实认为关系正受到明显侵蚀。”她补充道。
白宫也在贸易谈判中提高要求——特朗普如今要求韩国在美国进行现金投资。
尽管双方努力达成协议,但目前尚未签署任何最终文件,外界对两位领导人周三会面能否取得成果并不乐观。
“这次访问对韩国的繁荣与安全至关重要。但有趣的是,特朗普在这里停留时间越短,对李在明总统可能越有利。”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资深研究员约翰·德鲁里(John Delury)表示。
“目前看来,双方在贸易协议上并未接近突破。如果特朗普来访、会谈顺利、24小时内离开,对韩国而言并不是坏结果。”
而民间也显然存在愤怒与幻灭感,部分源自特朗普具争议性的个人政治风格。这也是抗议出现的原因之一。
22岁的大学生金率怡(Kim Sol-yi,音译)手持一幅漫画标语,画中特朗普呕出金钱。
“他说韩国是‘提款机’,那真的让我很生气,”她说。“美国似乎把韩国当成现金奶牛——毫不掩饰——要求巨额投资。老实说,这让我很愤怒,也让我质疑美国是否真的把我们当成平等伙伴。”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 分享: |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