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优秀的学生,不再需要美国顶尖高校了?
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的《关键技术追踪》(Critical Technology Tracker)报告,通过对过去二十一年(2003年至2023年)高影响力研究成果(即被引用次数最高的10%的论文)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全球科研领导地位发生的惊人转变。
其中,中美两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竞争尤为引人注目。
该研究团队近日在《纽约(专题)时报》写了一篇评论,题目是《特朗普(专题)拒中国学生于门外,无视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新现实》。
这个新现实是:也许他们已不需要美国。
文章称,特朗普和共和党人希望阻止中国学生进入美国顶尖高校的战略性技术领域。担心美国在与中国的科技竞赛中落后。对华鹰派人士认为,美国为一个致力于“在新兴技术领域超越美国”的国家培养研究人员是“荒谬的”。
但这种逻辑忽略了一个惊人的新现实:中国已经在科技研究领域超越了美国。中国学生要想在塑造未来的领域获取世界一流研究经验,已经不再需要到美国来。禁止中国最优秀的人才进入美国校园,只会将更多人推向中国学术研究体系。
他们梳理了Web of Science这一全球最全面的同行评审研究数据库中索引的数百万篇科学论文,识别最有影响力和最有冲击力的研究。然后,利用这些数据对全球大学在64个关键技术领域的表现进行排名。
发现令人震惊。
基于所有技术领域的综合表现,全球最好的研究型大学是北京的清华大学,它在64个领域中有29个进入全球前十,在人工智能算法和硬件加速器、对抗人工智能以及自主系统运行这三个领域位居世界第一。美国表现最好的麻省理工学院仅在十个研究领域进入前十,并在其中两个领域排名第一。
他们发现,综合表现最好的十所大学中有九所是中国大学。这还没有将中国科学院等非大学机构纳入考虑,如果纳入统计,中国科学院将是全球表现最好的机构,在64个学科中的28个位居第一。
那么,他们此前的研究究竟还发现了什么呢?
中美研究主导地位的颠覆性转变
在二十世纪初期,美国曾在全球高影响力研究中占据绝对优势。在2003年至2007年的五年间,美国在64项关键技术中的60项处于领先地位。然而,这份最新报告显示,这一巨大的历史优势已然崩塌。在最近的五年(2019年至2023年),美国仅在7项技术中保持领先。
与美国的衰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崛起。在2003年至2007年期间,中国仅在64项技术中的3项中领先。但到了2019年至2023年,中国已在57项关键技术中处于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了其去年报告中的领先地位(当时为52项)。这一转变证明了中国长期以来的巨额投入和战略规划正在逐步显现成效。中国的崛起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过去二十年间,从全球科研的中层地位逐渐稳步且持续地发展成为今天的科研强国。这种长期的数据分析能够揭示各国在何时获得、失去或面临失去全球科技优势的风险。
美国虽然失去了其研究优势,但其数十年投资和开创性研究积累的知识、专业技能和机构实力,预计在短期内仍将使美国受益。然而,面对中国在自身科技领域和顶尖机构的空前投入,美国正在迅速失去其优势。中国在中间的十年(2013年至2017年)就已经在28项技术领域超越了美国。这种趋势的加速体现在近几年,中国在高性能计算、先进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半导体芯片制造)、量子传感器等领域迅速赶超。
关键技术领域的深入对比
在诸多关键技术领域,中美之间的研究产出对比呈现出复杂且多变的局面:
首先,在先进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领域,竞争尤其激烈。美国在2010年代之前一直保持着明显的领先优势。但中国持续增加其高影响力研究产出,并在2020年年度发表率上超过了美国。然而,由于美国早期的巨大积累,报告预测,如果现有趋势持续,即使到2030年,美国在累计出版物总量上仍将保持领先。此外,数据显示,中国正在以牺牲美国全球份额为代价,在活跃专利族申请数量上迎头赶上。
其次,在国防相关技术中,中国的研究领先地位显着增强。目前,中国在所有24项被列为“高风险”技术(即存在研究垄断风险)的领域中均处于领先地位。这些新增的高风险技术包括雷达、先进飞机发动机、无人机、蜂群和协作机器人等具有明确国防应用的技术。以先进飞机发动机为例,中国在2023年贡献了全球约70%的高影响力研究,且排名前十的机构全部位于中国。这种研究上的极度主导反映了中国试图在航空发动机制造和空军能力上追赶美国的战略努力。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其中,中美两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竞争尤为引人注目。
该研究团队近日在《纽约(专题)时报》写了一篇评论,题目是《特朗普(专题)拒中国学生于门外,无视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新现实》。
这个新现实是:也许他们已不需要美国。
文章称,特朗普和共和党人希望阻止中国学生进入美国顶尖高校的战略性技术领域。担心美国在与中国的科技竞赛中落后。对华鹰派人士认为,美国为一个致力于“在新兴技术领域超越美国”的国家培养研究人员是“荒谬的”。
但这种逻辑忽略了一个惊人的新现实:中国已经在科技研究领域超越了美国。中国学生要想在塑造未来的领域获取世界一流研究经验,已经不再需要到美国来。禁止中国最优秀的人才进入美国校园,只会将更多人推向中国学术研究体系。
他们梳理了Web of Science这一全球最全面的同行评审研究数据库中索引的数百万篇科学论文,识别最有影响力和最有冲击力的研究。然后,利用这些数据对全球大学在64个关键技术领域的表现进行排名。
发现令人震惊。
基于所有技术领域的综合表现,全球最好的研究型大学是北京的清华大学,它在64个领域中有29个进入全球前十,在人工智能算法和硬件加速器、对抗人工智能以及自主系统运行这三个领域位居世界第一。美国表现最好的麻省理工学院仅在十个研究领域进入前十,并在其中两个领域排名第一。
他们发现,综合表现最好的十所大学中有九所是中国大学。这还没有将中国科学院等非大学机构纳入考虑,如果纳入统计,中国科学院将是全球表现最好的机构,在64个学科中的28个位居第一。
那么,他们此前的研究究竟还发现了什么呢?
中美研究主导地位的颠覆性转变
在二十世纪初期,美国曾在全球高影响力研究中占据绝对优势。在2003年至2007年的五年间,美国在64项关键技术中的60项处于领先地位。然而,这份最新报告显示,这一巨大的历史优势已然崩塌。在最近的五年(2019年至2023年),美国仅在7项技术中保持领先。
与美国的衰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崛起。在2003年至2007年期间,中国仅在64项技术中的3项中领先。但到了2019年至2023年,中国已在57项关键技术中处于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了其去年报告中的领先地位(当时为52项)。这一转变证明了中国长期以来的巨额投入和战略规划正在逐步显现成效。中国的崛起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过去二十年间,从全球科研的中层地位逐渐稳步且持续地发展成为今天的科研强国。这种长期的数据分析能够揭示各国在何时获得、失去或面临失去全球科技优势的风险。
美国虽然失去了其研究优势,但其数十年投资和开创性研究积累的知识、专业技能和机构实力,预计在短期内仍将使美国受益。然而,面对中国在自身科技领域和顶尖机构的空前投入,美国正在迅速失去其优势。中国在中间的十年(2013年至2017年)就已经在28项技术领域超越了美国。这种趋势的加速体现在近几年,中国在高性能计算、先进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半导体芯片制造)、量子传感器等领域迅速赶超。
关键技术领域的深入对比
在诸多关键技术领域,中美之间的研究产出对比呈现出复杂且多变的局面:
首先,在先进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领域,竞争尤其激烈。美国在2010年代之前一直保持着明显的领先优势。但中国持续增加其高影响力研究产出,并在2020年年度发表率上超过了美国。然而,由于美国早期的巨大积累,报告预测,如果现有趋势持续,即使到2030年,美国在累计出版物总量上仍将保持领先。此外,数据显示,中国正在以牺牲美国全球份额为代价,在活跃专利族申请数量上迎头赶上。
其次,在国防相关技术中,中国的研究领先地位显着增强。目前,中国在所有24项被列为“高风险”技术(即存在研究垄断风险)的领域中均处于领先地位。这些新增的高风险技术包括雷达、先进飞机发动机、无人机、蜂群和协作机器人等具有明确国防应用的技术。以先进飞机发动机为例,中国在2023年贡献了全球约70%的高影响力研究,且排名前十的机构全部位于中国。这种研究上的极度主导反映了中国试图在航空发动机制造和空军能力上追赶美国的战略努力。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 分享: |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 延伸阅读 |
推荐:
中国最优秀的学生,不再需要美国顶尖高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