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 楊振寧:與第壹任妻子杜致禮是生死之交

2025年10月18日,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不幸在北京病逝,享年103歲。
此時,距楊振寧的第壹任妻子杜致禮去世已經22年!
楊振寧與杜致禮於1950年結婚,夫妻倆育有兩個兒子、壹個女兒,擁有漫長的53年婚姻,是公認的模范夫妻。
兩人是彼此的初戀,是生死之交……

1950年8月26日,楊振寧與杜致禮在美國的普林斯頓舉行了婚禮。
這年,楊振寧28歲,杜致禮21歲。
杜致禮中英文都頗有造詣,婚後在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教中文。
隨著兩個兒子、壹個女兒陸續降生,杜致禮回歸家庭做全職主婦。
楊振寧的長子楊光諾11歲那年與同學踢足球,被撞傷了脾髒,嘴裡血流不止。

而此時楊振寧遠在波蘭講學,杜致禮擅抖地將兒子送往醫院。
院方緊急為楊光諾實施手術。漫長的手術過程中,杜致禮擔心兒子的安危,精神近乎崩潰。
為了不影響丈夫的工作,杜致禮沒有給楊振寧打電話,獨自守在手術室外,壹次次流下焦慮的淚水。
直到兒子轉危為安,杜致禮緊張的神經才松弛下來。
半個月後,楊振寧返回美國,才得知兒子經歷了壹次大手術,杜致禮壹個人在醫院陪護,心力交瘁。

楊振寧與妻子杜致禮
妻子犧牲事業成全自己,在楊振寧心裡掀起驚濤駭浪。
為回饋妻子,楊振寧不僅愛家顧家,還善待岳父母,成為岳父母的主心骨。
1997年春天,楊振寧持續出現胸悶、心痛,杜致禮陪丈夫去醫院接受檢查,楊振寧被確診為心肌梗死。
經會診,院方決定為楊振寧實施心髒搭橋手術。
該手術為肆級手術,風險程度較高,如果手術過程中出現出血、感染等症狀,後果不堪設想。

楊振寧已做好了最壞的打算。術前,他叮囑妻子:如果我倒在手術台上起不來,你要堅強。
杜致禮悲傷不已:我不聽這樣的話,你必須活著出來!
楊振寧全麻後被推入手術室時,杜致禮親吻丈夫的額頭,含淚叮囑:記住我的話,要活著出來。
楊振寧的心髒壹共搭了4個“橋”,手術時間長達6個小時。
漫長的手術過程中,杜致禮全身顫抖,站立不穩。3個兒女壹直緊緊攙扶著她,杜致禮才沒有倒下。
楊振寧的手術非常成功,杜致禮在醫院貼身照顧丈夫,直到丈夫平安出院。

術後,楊振寧每天都要服藥,杜致禮督促丈夫按時服藥。楊振寧應邀去國外講學,杜致禮會將藥物放進丈夫的行李箱,並在行李箱上貼壹張小紙條:記得每天按時服藥。
心髒搭橋手術有效期是10年。杜致禮每年都會陪丈夫去醫院復查,看新造的“橋”是否堵塞了。
而院方出具的“壹切正常”4個字,每次都會在杜致禮內心燃起希望。
而1997年12月,杜致禮身體的軟組織被查出腫瘤。

院方初次得出結論是惡性的,情況不容樂觀。楊振寧的悲傷不能自已,忍痛陪妻子去另壹家醫院檢查。
而這家醫院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杜致禮的腫瘤是良性的。
院方反復會診後,確認杜致禮體內的腫瘤是良性的。驚喜交加下,楊振寧忍不住潸然淚下。
在院方的建議下,杜致禮在醫院接受了腫瘤切除手術。

楊振寧
這年楊振寧75歲了,年逾古稀的他還堅持在醫院照顧妻子。他握緊妻子的手,壹次次安慰:我那麼大的手術都挺過來了,你這點病根本不算什麼,我們要壹起活到100歲。
杜致禮躺在病床上,癡癡地看著丈夫,臉上帶著笑,眼角含著淚。
丈夫的愛,是杜致禮與疾病抗爭的最大動力。經過幾個月的康復治療,杜致禮的身體徹底恢復正常。
杜致禮患有糖尿病,視力越來越弱。2001年,杜致禮患上了嚴重的白內障,楊振寧和兒女陪她在醫院接受了白內障手術。

杜致禮為丈夫做面包
杜致禮手術後不久,又被阿爾茨海默症(俗稱老年癡呆)纏上了。她喪失了大部分記憶,語言功能出現障礙,不認識人。
楊振寧盡全力拯救妻子,為她尋找最高明的醫生,並購置多種特效藥,但收效甚微。
為幫妻子恢復記憶,楊振寧攬著她的肩,無數次向她講述兩人初次相見的情景:
少女時代的杜致禮,穿著藍色裙子,梳著兩根麻花辮,陽光打在臉上,顯得格外明媚動人。
只壹眼,杜致禮就刻在了楊振禮的心裡。

楊振寧
聽著聽著,有時杜致禮的臉上會露出壹絲笑意,但旋即就消失了。
杜致禮偶爾會認識楊振寧,但絕大部分時候將他當陌生人。妻子曾經那麼優雅能幹,端莊美麗,如今卻像壹個不諳世事的孩子,楊振寧的心會經常鈍痛。
2003年10月19日,杜致禮不幸在美國病逝,與摯愛的丈夫楊振寧陰陽兩隔。
2004年,楊振寧在痛失結發妻子杜致禮壹年後,與小自己54歲的翁帆再婚。
楊振寧與翁帆共同生活了21年,於2025年10月18日病逝,去天堂裡與結發妻子杜致禮相聚。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 分享: |
| 注: |
| 延伸閱讀 | 更多...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