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祥,舍棄原配和學生結婚,78歲開演唱會,依然壹票難求
不過沒關系,
我還是那麼愛你。
2025年10月,葉倩文和林子祥時隔27年,再開演唱會。
葉倩文64歲,林子祥78歲。
難以想象,兩位老人依然在舞台上唱跳,互相攙扶,深情對望。
紅磡體育館的夜空被歌聲與燈光點亮。
離場時,不少觀眾仍意猶未盡,感慨 “這才是愛情該有的樣子”,也有人說 “聽的不是歌,是陪伴我們長大的時光”。

33年前,香港拾大勁曲頒獎典禮上,葉倩文美艷動人,手舉獎杯對尚在婚內的林子祥深情表白:
“我多謝你阿Lam,你壹路這麼支持我,教我很多東西……雖然別人說我們在談戀愛,不過沒關系,我還是那麼愛你。 ”
隨後林子祥上台,兩人甜蜜對唱“你選擇了我,我選擇了你,這是我們的選擇。 ”
這段愛情轟動了整個香港,當林子祥離婚的消息傳出時,矛頭自然直指葉倩文。
1997年葉倩文、林子祥結婚後,便移居加拿大漸漸遠離歌壇,過起了半隱居的生活。
01
音樂是可以玩的
1976年林子祥發行了專輯《Lam》,正式出道,從此開始自己的演藝生涯,是香港樂壇最早的壹批粵語歌手之壹。
在香港樂壇輩分很高,後來的張學友、劉德華每壹個都被他提攜過。
當然,他能得到這麼多晚輩的尊重,除了輩分高,更多的還是因為他在音樂方面確實有著無人能敵的造詣。

華語樂壇大師黃沾就曾說過:在香港樂壇有那麼兩個人,唱功極佳,無論給他們多難的歌,他們都能唱出來,而且比你期待的還要好。壹個是羅文,另壹個就是林子祥。
林子祥的高音絕對是打遍天下無敵手,他這壹生很少用假音。
對於他的唱功,維基百科上的專業評價是這樣的:
林子祥有男中音應有的全部條件,高音區又延伸上去壹大截,高音區的極限曾上到E5丶F5, 更有壹首歌去到G#5。
壹般的歌手總是用假音拉上去,有些即使用真音拉到高音區,嗓音也會變得尖細單薄,很難像林子祥那樣即使將高音拉到極限仍是飽滿有力。

所以這麼多年,林子祥的歌除了壹首《男兒當自強》,其他歌曲很少有人敢挑戰。
就連實力大唱將陳奕迅翻唱林子祥的《數字人生》也得先降個調。
以至於很多年輕人無法理解林子祥的厲害,他不是沒有經典歌曲,而是他的歌只有他自己能唱下去。

說到林子祥的唱功就不能不提他當年那首艷驚肆座,唱遍天下無敵手的超高音歌曲《拾分拾贰寸》。
在1985年度拾大 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林子祥壹氣呵成地演唱9分多鍾的《拾分拾贰寸》,堪稱最經典的現場之壹。
把話筒遞給台下的各位歌王歌後,大家都望而卻步,想方設法躲開,只有張國榮接下了話筒,卻唱破了音。

這首歌是華語樂壇第壹首串燒歌曲,堪稱“串燒歌鼻祖”,整首歌曲將近拾分鍾,由當時大熱的20首粵語歌曲再加入超高的編曲技巧組成。
每壹首歌都在原唱的基礎上又升了Key,所以即便這些歌的原唱者想來挑戰也是拾分不容易的。
不僅如此,林子祥的音樂風格也是非常多樣的,《在水中央》采用了西方民謠的編曲方式,卻又加入了揚琴,中西結合,在當時看來非常特別。
之後的《狂歡》與《巴黎街頭》等也都別具壹格地采用了南歐風格與法國風情。

他說:我選擇將這麼多不同音樂類型放在中文歌曲內,可能由於我貪玩,但也是壹個挑戰自己的方法。
我基本上覺得音樂是可以玩的,我也不是壹個嚴肅的古典音樂家,所以出來的效果應該帶點娛樂性。即使不能娛樂別人,最少能娛樂我自己。
這些探索都能看出林子祥對音樂的喜愛是純粹的,不帶功利性的。

02
“歌隱”
這種不帶功利性的喜愛可以追溯到他小時候。
林子祥伍六歲的時候已經對音樂產生興趣,他喜歡聽貓王的歌,跟著旋律跳,跟著唱。
到柒八歲的時候,爺爺經常帶他去看戲,在戲裡聽到好多音樂,直接影響了他以後的創作之路。
後來到英國念大學,組建過壹支樂隊,唱的是民謠。

畢業後他去了美國,那時候還沒什麼目標,也不知道人生該如何往下走,只是隨波逐流地找了壹份經紀人的工作,後來離開公司,他就靠領救濟金度日。
那段日子在別人眼中就是流浪,是虛度光陰,但在林子祥自己眼中卻是壹生中難能可貴的歲月:
有好幾年的日子可以過的很悠閒,每天只是打ball,曬太陽,壹點壓力也沒有。
這段日子,有人認為很浪費,但對我而言,這是壹段對自己很有幫助的時間。

就這樣過了幾年,1975年回香港探親的林子祥剛巧碰上壹間新電台開啟,就這樣開始了他的演藝工作。
第壹張專輯《阿Lam》推出後他開始參加壹些影視劇的拍攝。
到了80年代,林子祥的事業全面開花,步入了壹個新的台階。
1980年香港拾大金曲頒獎禮,他憑《在水中央》和《分分鍾需要你》兩首歌曲在第叁屆拾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連獲兩個金曲獎,成為當屆最大贏家。
1983年,憑借在電影《投奔怒海》中飾演的日本記者芥川壹角,還入圍了金像獎影帝的爭奪。

此後不 管香港樂壇又出現了多少新人,多少偶像,多少實力派的歌手,多少天王天後,無論這些人多火熱,人氣有多高,每年的各大電台的頒獎典禮上必有林子祥的身影。
這些獎項是對他的肯定,也是他事業路上的敲門磚,是無數創作者夢寐以求的榮譽,林子祥自己卻根本不在乎,1988年,林子祥宣布退出所有頒獎典禮。

本來就低調的林子祥愈發低調,不參加聚會,也很少參加電視節目,除了推出新作品的時候基本不見人影,根本不像生活在香港娛樂圈競爭最激烈的年代。
因此,他得了壹個“歌隱”的稱號。

本來已經不參加頒獎了,現在幹脆連人也不露面了,在曝光率大於壹切的娛樂圈中很多人替林子祥感到著急。
他自己倒是悠然自得變 得更加自在了:你說我低調也好,含蓄也好,我說話只想說給我要表達的對象聽,這才是最重要的,不需要做戲給全世界看。

03
壹個沉穩內斂,壹個奔放灑脫
林子祥只有在大家需要他的時候才會出現。
樂壇壹代又壹代的新人,只要有需要林子祥幫助的他都義不容辭。
80年代剛開始時,林子祥拍MV,在身後幫他伴舞的還是寂寂無名的劉德華。
那時候所有人都說劉德華沒天賦,但他自己是很想唱歌的。

林子祥很相信劉德華:每天見面他都在跟我聊音樂,我跟他說,你這麼喜歡音樂,也可以去唱歌。
在林子祥的幫助指導下,劉德華才壹腳踏入歌壇。
林子祥給劉德華介紹了圈內有名的音樂人,讓劉德華這個被評價為沒天賦的歌手慢慢成為壹個真正的歌手。
包 括他現在的妻子葉倩文,當時是他壹手捧紅的。

1983年,林子祥找梅艷芳要合作壹首《重逢》,吃了閉門羹。
正好這時候吳正元遇到了葉倩文,覺得她嗓子特別好便引薦給了林子祥。
兩人壹拍即合。
歌曲 發出後,人們都紛紛猜測誰能站在林子祥身邊演唱,且絲毫不遜色。
林子祥對她欣賞有加,自然而然成了她的老師。
第贰年,為葉倩文量身打造了歌曲,壹手將葉倩文捧上歌後的位置。
《零時拾分》這首歌入選當年“拾大勁歌金曲”,葉倩文憑借第壹張唱片就在強手林立的香港歌壇站穩腳跟。

說來有趣,這歌是林子祥上廁所時靈感來襲,壹氣呵成所做。
自小在外國長大的葉倩文看著“零時拾分”幾個字,是你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你。
她不識中文,廣東話也不利索。
林子祥教她壹套方法: 把英文字母拼注在漢字上面來發廣東話的音。
沒想到葉倩文唱出來字正腔圓、像模像樣。
萬眾矚目下開始的婚姻,葉、林兩人都備受壓力。
葉倩文回到家,看到她的照片登在報紙頭條上就覺得恐怖,她看不懂中文,幹脆不理會。

婚後的瑣碎也漸漸沖刷掉戀愛時的幻想與浪漫。
林子祥是那種外在整潔,抽屜亂柒八糟的人。
偏偏葉倩文喜歡整齊,於是幫他清理。
結果林子祥很生氣,命令她不要碰他的東西。
那是葉倩文第壹次看到他的脾氣,她有點害怕。
不過後來她想明白,這是自己的問題。

互相尊重永遠是與人相處的壹門重要學問。
林子祥唱歌聲音很大,講話聲音很小。
在家葉倩文常聽不到他的腳步聲,加上林子祥皮膚黝黑,有時走過來突然講話,嚇得她壹跳。
嚇著嚇著,也習慣了。

林子祥喜歡縫紉,將女裝改男裝。
葉倩文就把自己的衣服給他改。
兩人性格,壹個沉穩內斂,壹個奔放灑脫;男的是女仔性格,女的是男仔性格,竟然也很互補。

到今天,兩人依然有聊不完的話; 分開兩地工作,壹定要互通電話才安心。
彼此也給對方足夠的空間和自由。
即便感情已經如此濃厚,面對魯豫的問題: 如果林子祥另有所愛。
葉倩文仍然還是用開放心態看待。

你可以說,葉倩文對婚姻的態度不嚴肅。
但她又何嘗不是看的明白,每個人都只是ta自己,而不從屬於他人。
有勇氣面對壹切人,才能在任何年齡都可以構建好自己的人生。
04
每壹首都讓人驚艷
2016年《我是歌手》決賽上,林子祥葉倩文夫婦以李克勤助唱嘉賓的形式出現,與其壹起唱了《瀟灑走壹回》《阿lam日記》《數字人生》。
這段演唱節奏快、歌詞多,但林子祥唱得仍然無比輕松,連旁邊公認唱功好的李克勤都比了下去,那時他69歲。

很少出現的林子祥,在李克勤邀請時,毫不猶豫地站在了舞台上。
狀態還是如此飽滿。
2017年,林子祥開了40周年世界巡回演唱會,壹個人站在舞台上生生唱了兩個小時,壹次性唱完了自己出道40年的經典曲目。
好像什麼都沒變,聲音壹樣高,壹樣有力,壹樣讓人感動,可明明時光已經過了40年了,這時候他都已經70歲了。

江湖兒女江湖老,當年的人們消散的消散,隱退的隱退,改變的改變,林子祥身邊的人換了壹波又壹波。
從叁拾年前第壹波的許冠傑、羅文;到後來的巨星張國榮、梅艷芳;再到新壹代的天王天後,陳奕迅、古巨基、容祖兒;還有直到今天,可以當他孫子孫女的新生代歌手們。
40年了,就像他的那兩撇小胡子壹樣,林子祥在樂壇不顯山也不露水,但已經穩穩地立住腳,也穩穩地藏在每壹個熱愛音樂的歌迷心中。

《聲生不息》回顧港樂時代,鮮少參加綜藝的他來了。
每壹首都讓人驚艷。
對後輩們毫不吝嗇地指導,每壹場表演竭盡全力地展現。
78歲,已經耄耋之年的他,從沒有辜負過舞台。
幸運的是,他的愛人,壹直相伴左右。
轉自:淘漉音樂
▼關注查看深度文章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我還是那麼愛你。
2025年10月,葉倩文和林子祥時隔27年,再開演唱會。
葉倩文64歲,林子祥78歲。
難以想象,兩位老人依然在舞台上唱跳,互相攙扶,深情對望。
紅磡體育館的夜空被歌聲與燈光點亮。
離場時,不少觀眾仍意猶未盡,感慨 “這才是愛情該有的樣子”,也有人說 “聽的不是歌,是陪伴我們長大的時光”。

33年前,香港拾大勁曲頒獎典禮上,葉倩文美艷動人,手舉獎杯對尚在婚內的林子祥深情表白:
“我多謝你阿Lam,你壹路這麼支持我,教我很多東西……雖然別人說我們在談戀愛,不過沒關系,我還是那麼愛你。 ”
隨後林子祥上台,兩人甜蜜對唱“你選擇了我,我選擇了你,這是我們的選擇。 ”
這段愛情轟動了整個香港,當林子祥離婚的消息傳出時,矛頭自然直指葉倩文。
1997年葉倩文、林子祥結婚後,便移居加拿大漸漸遠離歌壇,過起了半隱居的生活。
01
音樂是可以玩的
1976年林子祥發行了專輯《Lam》,正式出道,從此開始自己的演藝生涯,是香港樂壇最早的壹批粵語歌手之壹。
在香港樂壇輩分很高,後來的張學友、劉德華每壹個都被他提攜過。
當然,他能得到這麼多晚輩的尊重,除了輩分高,更多的還是因為他在音樂方面確實有著無人能敵的造詣。

華語樂壇大師黃沾就曾說過:在香港樂壇有那麼兩個人,唱功極佳,無論給他們多難的歌,他們都能唱出來,而且比你期待的還要好。壹個是羅文,另壹個就是林子祥。
林子祥的高音絕對是打遍天下無敵手,他這壹生很少用假音。
對於他的唱功,維基百科上的專業評價是這樣的:
林子祥有男中音應有的全部條件,高音區又延伸上去壹大截,高音區的極限曾上到E5丶F5, 更有壹首歌去到G#5。
壹般的歌手總是用假音拉上去,有些即使用真音拉到高音區,嗓音也會變得尖細單薄,很難像林子祥那樣即使將高音拉到極限仍是飽滿有力。

所以這麼多年,林子祥的歌除了壹首《男兒當自強》,其他歌曲很少有人敢挑戰。
就連實力大唱將陳奕迅翻唱林子祥的《數字人生》也得先降個調。
以至於很多年輕人無法理解林子祥的厲害,他不是沒有經典歌曲,而是他的歌只有他自己能唱下去。

說到林子祥的唱功就不能不提他當年那首艷驚肆座,唱遍天下無敵手的超高音歌曲《拾分拾贰寸》。
在1985年度拾大 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林子祥壹氣呵成地演唱9分多鍾的《拾分拾贰寸》,堪稱最經典的現場之壹。
把話筒遞給台下的各位歌王歌後,大家都望而卻步,想方設法躲開,只有張國榮接下了話筒,卻唱破了音。

這首歌是華語樂壇第壹首串燒歌曲,堪稱“串燒歌鼻祖”,整首歌曲將近拾分鍾,由當時大熱的20首粵語歌曲再加入超高的編曲技巧組成。
每壹首歌都在原唱的基礎上又升了Key,所以即便這些歌的原唱者想來挑戰也是拾分不容易的。
不僅如此,林子祥的音樂風格也是非常多樣的,《在水中央》采用了西方民謠的編曲方式,卻又加入了揚琴,中西結合,在當時看來非常特別。
之後的《狂歡》與《巴黎街頭》等也都別具壹格地采用了南歐風格與法國風情。

他說:我選擇將這麼多不同音樂類型放在中文歌曲內,可能由於我貪玩,但也是壹個挑戰自己的方法。
我基本上覺得音樂是可以玩的,我也不是壹個嚴肅的古典音樂家,所以出來的效果應該帶點娛樂性。即使不能娛樂別人,最少能娛樂我自己。
這些探索都能看出林子祥對音樂的喜愛是純粹的,不帶功利性的。

02
“歌隱”
這種不帶功利性的喜愛可以追溯到他小時候。
林子祥伍六歲的時候已經對音樂產生興趣,他喜歡聽貓王的歌,跟著旋律跳,跟著唱。
到柒八歲的時候,爺爺經常帶他去看戲,在戲裡聽到好多音樂,直接影響了他以後的創作之路。
後來到英國念大學,組建過壹支樂隊,唱的是民謠。

畢業後他去了美國,那時候還沒什麼目標,也不知道人生該如何往下走,只是隨波逐流地找了壹份經紀人的工作,後來離開公司,他就靠領救濟金度日。
那段日子在別人眼中就是流浪,是虛度光陰,但在林子祥自己眼中卻是壹生中難能可貴的歲月:
有好幾年的日子可以過的很悠閒,每天只是打ball,曬太陽,壹點壓力也沒有。
這段日子,有人認為很浪費,但對我而言,這是壹段對自己很有幫助的時間。

就這樣過了幾年,1975年回香港探親的林子祥剛巧碰上壹間新電台開啟,就這樣開始了他的演藝工作。
第壹張專輯《阿Lam》推出後他開始參加壹些影視劇的拍攝。
到了80年代,林子祥的事業全面開花,步入了壹個新的台階。
1980年香港拾大金曲頒獎禮,他憑《在水中央》和《分分鍾需要你》兩首歌曲在第叁屆拾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連獲兩個金曲獎,成為當屆最大贏家。
1983年,憑借在電影《投奔怒海》中飾演的日本記者芥川壹角,還入圍了金像獎影帝的爭奪。

此後不 管香港樂壇又出現了多少新人,多少偶像,多少實力派的歌手,多少天王天後,無論這些人多火熱,人氣有多高,每年的各大電台的頒獎典禮上必有林子祥的身影。
這些獎項是對他的肯定,也是他事業路上的敲門磚,是無數創作者夢寐以求的榮譽,林子祥自己卻根本不在乎,1988年,林子祥宣布退出所有頒獎典禮。

本來就低調的林子祥愈發低調,不參加聚會,也很少參加電視節目,除了推出新作品的時候基本不見人影,根本不像生活在香港娛樂圈競爭最激烈的年代。
因此,他得了壹個“歌隱”的稱號。

本來已經不參加頒獎了,現在幹脆連人也不露面了,在曝光率大於壹切的娛樂圈中很多人替林子祥感到著急。
他自己倒是悠然自得變 得更加自在了:你說我低調也好,含蓄也好,我說話只想說給我要表達的對象聽,這才是最重要的,不需要做戲給全世界看。

03
壹個沉穩內斂,壹個奔放灑脫
林子祥只有在大家需要他的時候才會出現。
樂壇壹代又壹代的新人,只要有需要林子祥幫助的他都義不容辭。
80年代剛開始時,林子祥拍MV,在身後幫他伴舞的還是寂寂無名的劉德華。
那時候所有人都說劉德華沒天賦,但他自己是很想唱歌的。

林子祥很相信劉德華:每天見面他都在跟我聊音樂,我跟他說,你這麼喜歡音樂,也可以去唱歌。
在林子祥的幫助指導下,劉德華才壹腳踏入歌壇。
林子祥給劉德華介紹了圈內有名的音樂人,讓劉德華這個被評價為沒天賦的歌手慢慢成為壹個真正的歌手。
包 括他現在的妻子葉倩文,當時是他壹手捧紅的。

1983年,林子祥找梅艷芳要合作壹首《重逢》,吃了閉門羹。
正好這時候吳正元遇到了葉倩文,覺得她嗓子特別好便引薦給了林子祥。
兩人壹拍即合。
歌曲 發出後,人們都紛紛猜測誰能站在林子祥身邊演唱,且絲毫不遜色。
林子祥對她欣賞有加,自然而然成了她的老師。
第贰年,為葉倩文量身打造了歌曲,壹手將葉倩文捧上歌後的位置。
《零時拾分》這首歌入選當年“拾大勁歌金曲”,葉倩文憑借第壹張唱片就在強手林立的香港歌壇站穩腳跟。

說來有趣,這歌是林子祥上廁所時靈感來襲,壹氣呵成所做。
自小在外國長大的葉倩文看著“零時拾分”幾個字,是你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你。
她不識中文,廣東話也不利索。
林子祥教她壹套方法: 把英文字母拼注在漢字上面來發廣東話的音。
沒想到葉倩文唱出來字正腔圓、像模像樣。
萬眾矚目下開始的婚姻,葉、林兩人都備受壓力。
葉倩文回到家,看到她的照片登在報紙頭條上就覺得恐怖,她看不懂中文,幹脆不理會。

婚後的瑣碎也漸漸沖刷掉戀愛時的幻想與浪漫。
林子祥是那種外在整潔,抽屜亂柒八糟的人。
偏偏葉倩文喜歡整齊,於是幫他清理。
結果林子祥很生氣,命令她不要碰他的東西。
那是葉倩文第壹次看到他的脾氣,她有點害怕。
不過後來她想明白,這是自己的問題。

互相尊重永遠是與人相處的壹門重要學問。
林子祥唱歌聲音很大,講話聲音很小。
在家葉倩文常聽不到他的腳步聲,加上林子祥皮膚黝黑,有時走過來突然講話,嚇得她壹跳。
嚇著嚇著,也習慣了。

林子祥喜歡縫紉,將女裝改男裝。
葉倩文就把自己的衣服給他改。
兩人性格,壹個沉穩內斂,壹個奔放灑脫;男的是女仔性格,女的是男仔性格,竟然也很互補。

到今天,兩人依然有聊不完的話; 分開兩地工作,壹定要互通電話才安心。
彼此也給對方足夠的空間和自由。
即便感情已經如此濃厚,面對魯豫的問題: 如果林子祥另有所愛。
葉倩文仍然還是用開放心態看待。

你可以說,葉倩文對婚姻的態度不嚴肅。
但她又何嘗不是看的明白,每個人都只是ta自己,而不從屬於他人。
有勇氣面對壹切人,才能在任何年齡都可以構建好自己的人生。
04
每壹首都讓人驚艷
2016年《我是歌手》決賽上,林子祥葉倩文夫婦以李克勤助唱嘉賓的形式出現,與其壹起唱了《瀟灑走壹回》《阿lam日記》《數字人生》。
這段演唱節奏快、歌詞多,但林子祥唱得仍然無比輕松,連旁邊公認唱功好的李克勤都比了下去,那時他69歲。

很少出現的林子祥,在李克勤邀請時,毫不猶豫地站在了舞台上。
狀態還是如此飽滿。
2017年,林子祥開了40周年世界巡回演唱會,壹個人站在舞台上生生唱了兩個小時,壹次性唱完了自己出道40年的經典曲目。
好像什麼都沒變,聲音壹樣高,壹樣有力,壹樣讓人感動,可明明時光已經過了40年了,這時候他都已經70歲了。

江湖兒女江湖老,當年的人們消散的消散,隱退的隱退,改變的改變,林子祥身邊的人換了壹波又壹波。
從叁拾年前第壹波的許冠傑、羅文;到後來的巨星張國榮、梅艷芳;再到新壹代的天王天後,陳奕迅、古巨基、容祖兒;還有直到今天,可以當他孫子孫女的新生代歌手們。
40年了,就像他的那兩撇小胡子壹樣,林子祥在樂壇不顯山也不露水,但已經穩穩地立住腳,也穩穩地藏在每壹個熱愛音樂的歌迷心中。

《聲生不息》回顧港樂時代,鮮少參加綜藝的他來了。
每壹首都讓人驚艷。
對後輩們毫不吝嗇地指導,每壹場表演竭盡全力地展現。
78歲,已經耄耋之年的他,從沒有辜負過舞台。
幸運的是,他的愛人,壹直相伴左右。
轉自:淘漉音樂
▼關注查看深度文章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 分享: |
| 注: |
| 延伸閱讀 |
推薦:
林子祥,舍棄原配和學生結婚,78歲開演唱會,依然壹票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