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AI泡沫,对中国算力投资还有多大的参考意义?

1873年,作家马克·吐温下小说《镀金时代》,他将目光投向19世纪末被一小群商业大亨们主宰下系统性危机深重的美国。那时,钢铁、铁路与石油巨头们通过托拉斯(Trusts)整合资本与权力,工业血管由此铺设,并定义了之后一个世纪的世界秩序。
150多年后,令人炫目的历史似乎在重演,只是主角从洛克菲勒和卡内基们变成了萨姆·奥特曼、黄仁勋和马斯克等。
近几周,美国科技界上演了一系列令人目不暇接的融资合作,OpenAI、甲骨文、英伟达、AMD……软件巨头、芯片霸主与云服务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结成了一个利益高度绑定的联盟。
牌桌的另一侧,中国并未缺席。算力是此刻A股最炙手可热的板块,但狂热之下,宏观经济、中美关系、技术瓶颈,都让参与者们越来越担心在玩一场“勇敢者的游戏”。
我们正处在这场AI淘金热的哪个阶段?这是一次新时代的数字基础设施托拉斯,还是一场人为吹大泡沫的金融游戏?更重要的是,在这场全球性的竞赛中,中国正走在一条怎样的道路上?硅谷的剧本,对我们还有多少参考意义?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与韦豪创芯创始团队合伙人王智和算丰信息总经理顾萌进行了一场对话,本次访谈内容将分为两篇进行发布。
韦豪创芯是中国半导体龙头韦尔股份作为基石的产业投资平台。几个月前,我们与创始团队合伙人王智交流时,他曾为一个A轮AI芯片项目的前景感到忧虑,“团队不错,但一级市场还有没有足够的耐心和资本,陪它跑到终点?”也曾为一个临近上市的项目做基石时陷入沉思:“这一轮AI 带来的,究竟是一个短暂的投资窗口,还是足以穿越周期的结构性力量?”
产业的变化,比想象中更快。
在最新的交流中,王智给出了更清晰的判断。他认为,我们正在目睹的,并非一场简单的技术或资本泡沫,他的主要观点如下:
我们正经历人类最大规模的基建,中美AI的真正战场在欧日韩。
中美两国选择了两条不同的通往未来的道路,美国是在豪赌AGI“曼哈顿计划”,而中国则是“攀登珠峰,沿途下蛋”。
中国AI芯片一级市场窗口即将关闭,二级机会远大于一级。
中国AI芯片最大的认知误区,是根深蒂固的“重硬轻软”。
01、“这不是金融技巧,这是一个时代性的命题”
腾讯新闻《潜望》:近期美国科技圈的一系列大动作,OpenAI 与甲骨文、英伟达、AMD 之间复杂的投资和采购协议,让很多人联想到了“左手倒右手”的金融游戏,担心这会扭曲市场对AI真实需求的判断。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这是一种产业泡沫的信号吗?
王智:我认为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作一个金融技巧或产业泡沫。我们需要把视角拉得更高。最近甲骨文的老板拉里·埃里森有个观点,说AI比工业革命更猛,将改变一切。我深以为然。我们不能把这一波人工智能,仅仅当作一个产业的角度来考虑,我认为它是一个时代性的命题。
什么叫时代性的命题?就是说人类社会发展到了当前这个阶段,面临着一些根本性的矛盾。比如全球人口增长停滞甚至下降,依靠碳基生命数量增长来驱动生产力提升的传统模式,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怎么在全球人口红利消失的背景下,继续提高劳动生产率?AI,特别是对通用人工智能(AGI)的追求,被寄予厚望,成为延续文明发展动力的可能解决方案。所以,它首先是为解决时代矛盾而生的。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