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 俄罗斯高层被"抄家" 普京不再"罪不及家人"
俄罗斯国库吃了个饱,但还远远不够】
4万亿卢布中的大头,来自对400多家私营公司的“国有化”。
俄罗斯检察机关今年3月曾宣布,仅仅过去一年,俄罗斯收归国有的资产就累计约2.4万亿卢布——其中针对“战略性企业”的国有化金额就超过1.5万亿卢布。
在战争持续,财政吃紧的大环境下,原先凭借资源渠道、政商关系、大规模工程合同取得巨额财富的官员与寡头,开始真正感受到“无保护伞”时代的来临。
曾经拥有背景、拥有稀缺政商资源的他们,过去可以相对从容地运作自己的商业帝国;但如今的战时状态下,俄罗斯的资源控制更集中、审查更严,任何寡头都可能迅速被安全机构、检察机关盯上。传统的政治保护伞不再可靠,接近权力中心也不再是规避“铁拳”的保险。

【传统的政治保护伞不再可靠,接近权力中心也不再是规避“铁拳”的保险】
最开始提到的斯韦特利茨卡娅,她虽然不是政府高层本人,但由于其是被认定破产的前高官的妻子,其所持有的珠宝、名表、贵金属、硬币、宝石等,便直接被法院视为“可用于被清算”的资产。
很显然,俄司法机关不再只盯“官员本人”,而是扩展到其配偶、家庭及信托结构,从而加大震慑力度,扩大资产回收面。“罪不及家人”?不存在的。
之前也提到过,由于战争持续,能源收入下降,导致俄罗斯政府被迫动用了国家主权财富基金中所剩不多的储备。该基金的可用规模已从年初的约9.99万亿卢布锐减至目前的5.8万亿卢布,创下自2019年初以来的新低。
多家机构警告称,如果国际油价长期徘徊在目前60美元左右的低位,俄罗斯的主权财富基金或许只能再支撑一到两年左右,届时莫斯科将不得不收紧财政开支,实施更严苛的紧缩政策。

【俄乌冲突已经持续超过3年半,而且目前仍没有结束的迹象】
事实上,自2022年下半年国际能源市场回稳、外部恐慌情绪缓解后,俄罗斯“靠战争赚钱”的红利期已告结束。
普京政府此后一直在寻找新的财政补充渠道,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举措之一,就是整顿旧寡头势力,加速推进企业国有化。官方将这一过程称为“为了反腐与市场再平衡而进行的资产再分配”。
据俄罗斯媒体统计,仅在2024年一年内,就有至少67家俄罗斯企业被收归国有,主要理由包括涉及腐败交易、涉嫌90年代的非法私有化(翻旧账),或被控与“极端主义活动”有关。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贪官被“抄家”,4万亿卢布中的大头,来自对400多家私营公司的“国有化”。
俄罗斯检察机关今年3月曾宣布,仅仅过去一年,俄罗斯收归国有的资产就累计约2.4万亿卢布——其中针对“战略性企业”的国有化金额就超过1.5万亿卢布。
在战争持续,财政吃紧的大环境下,原先凭借资源渠道、政商关系、大规模工程合同取得巨额财富的官员与寡头,开始真正感受到“无保护伞”时代的来临。
曾经拥有背景、拥有稀缺政商资源的他们,过去可以相对从容地运作自己的商业帝国;但如今的战时状态下,俄罗斯的资源控制更集中、审查更严,任何寡头都可能迅速被安全机构、检察机关盯上。传统的政治保护伞不再可靠,接近权力中心也不再是规避“铁拳”的保险。

【传统的政治保护伞不再可靠,接近权力中心也不再是规避“铁拳”的保险】
最开始提到的斯韦特利茨卡娅,她虽然不是政府高层本人,但由于其是被认定破产的前高官的妻子,其所持有的珠宝、名表、贵金属、硬币、宝石等,便直接被法院视为“可用于被清算”的资产。
很显然,俄司法机关不再只盯“官员本人”,而是扩展到其配偶、家庭及信托结构,从而加大震慑力度,扩大资产回收面。“罪不及家人”?不存在的。
之前也提到过,由于战争持续,能源收入下降,导致俄罗斯政府被迫动用了国家主权财富基金中所剩不多的储备。该基金的可用规模已从年初的约9.99万亿卢布锐减至目前的5.8万亿卢布,创下自2019年初以来的新低。
多家机构警告称,如果国际油价长期徘徊在目前60美元左右的低位,俄罗斯的主权财富基金或许只能再支撑一到两年左右,届时莫斯科将不得不收紧财政开支,实施更严苛的紧缩政策。

【俄乌冲突已经持续超过3年半,而且目前仍没有结束的迹象】
事实上,自2022年下半年国际能源市场回稳、外部恐慌情绪缓解后,俄罗斯“靠战争赚钱”的红利期已告结束。
普京政府此后一直在寻找新的财政补充渠道,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举措之一,就是整顿旧寡头势力,加速推进企业国有化。官方将这一过程称为“为了反腐与市场再平衡而进行的资产再分配”。
据俄罗斯媒体统计,仅在2024年一年内,就有至少67家俄罗斯企业被收归国有,主要理由包括涉及腐败交易、涉嫌90年代的非法私有化(翻旧账),或被控与“极端主义活动”有关。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