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同壹個地址有18家外賣店鋪?
今年7月,西湖區檢察院在開展“食藥安全益路行”公益訴訟監督活動時,發現部分外賣商家利用同壹個經營執照信息和地址,通過擺拍不同的門頭照片,虛設不同店鋪,入駐外賣平台,接單為顧客提供餐飲服務。
檢察官調查發現,壹間40平方米左右的房間,除了廚房操作間外,被經營者隔斷出6個約4平方米左右的小房間,准備了10多張泡沫紙板招牌,用於隔斷間的輪換使用,充當外賣檔口。但實際上,6個隔斷間中,1個隔斷間作為燒烤操作區域,2個隔斷間堆滿設備、櫃子等物品,另外3個隔斷間當作臨時存放外賣區域和其他物品倉儲使用,均不具有獨立的餐飲生產操作條件,未有相應的經營主體,未實際生產經營,均為虛假的餐飲檔口,相應線上10多個外賣商家均為虛假的店鋪信息。而且,該後廚操作區域衛生狀況較差,地面布滿污漬,物品亂堆亂放,廚余垃圾隨地堆放,食物盛具留有殘渣油污,燒烤區調味料灑落桌面地面等,其食品生產經營活動存在食品安全隱患。
那麼商家為什麼要開設如此眾多的虛假店鋪呢?“就是為了獲取更多的客戶,增強店鋪的曝光率。18家店鋪壹起上線,就會有更多的機會被顧客選擇到。”

檢察官介紹說,部分餐飲經營者為爭奪客戶群體、交易機會等市場資源,在外賣平台上違規開設多家虛假外賣店鋪,沒有將精力放到確保食品安全提供美味食材上,卻將精力錯放在了投機取巧違規經營上,不但破壞了網絡餐飲秩序,髒亂差的餐飲制作環境存在食品安全隱患,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貫徹落實強化網絡餐飲食品安全監管的意見》等相關規定,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7月10日,西湖區檢察院就上述問題,向相關職能部門制發檢察建議,建議依法對部分經營者在外賣平台上違規開設多家虛假外賣店鋪、食品安全隱患等情況進行調查處理,並開展專項行動進壹步深入整治此類問題。

收到檢察建議後,相關職能部門拾分重視,立即行動,對違法違規商家立案調查,采取關停涉事經營場所,責令全面停業整改,督促外賣平台全部下架18家涉事店鋪等措施。
經過整改驗收,截至目前,該商家已恢復正常營業,在兩大外賣平台各開設壹家線上店鋪。
“針對外賣行業等新業態領域,我們將繼續立足檢察職能,協同有關部門,共同治理使用虛假門頭圖、菜品圖等進行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選擇的行為,共同維護良好的網絡餐飲市場營商環境,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西湖區檢察院有關負責人說。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分享: |
注: |
延伸閱讀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