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雞娃經濟大敗退 壹代人有壹代人的活法
雞娃經濟與其他產業不同。大部分產業靠供給或者需求驅動,而雞娃經濟是靠信念驅動—為孩子付出壹切。
信念驅動的生意壹旦商業化,便有巨大威力。
雞娃既是北京各類培訓機構數量超過咖啡店的最大推手,也是老破小學區房漲價的核心動力,還撐起了鋼琴、跳舞等壹眾雞娃標配生意。
商業化的過程也是教育異化的過程。在雞娃經濟中,孩子異化成了家長焦慮的投射對象,教育異化成了競爭枷鎖,童年異化成了"起跑線"。
終於,雞娃經濟有了崩盤跡象。
2024年全國教育培訓機構倒閉數量突破1.2萬家。學區房也不在吃香,全國重點城市學區房成交量同比下降52%,價格跌幅普遍超過15%。
雞娃經濟不僅從娃娃時代崩盤了,還出現了不少“爛尾娃”,2025年考研人數暴跌50萬。
直觀來看,雞娃經濟崩盤,是因為投資回報率降低,眼見壹頓雞娃猛如虎、稅後工資叁千伍,自會有人回頭是岸。
但深層次看,雞娃經濟,又是時代周期起伏的壹條縮影。
經濟騰飛的時代讓“教育投資行為”擁有高回報率。
彼時大量空缺的工作崗位,以及快速上漲的薪資水平,雞娃可以搭乘時代紅利的快車,收獲可觀回報。
然而沒有永遠飛速增長的經濟體。
當增長從做電梯變成爬樓梯,也會拉低教育投資的回報率。宏觀的轉向也會影響個體的心態:當期望的承諾難以兌現,耕耘也就失去了意義。
01信念驅動的生意
曾幾何時,“刀耕火種雞娃,面有菜色教子”,是很多雞娃家庭的真實寫照。
在“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的口號下,高額的雞娃費用,是許多家庭的頭號支出。根據前瞻產業學院在2020年的壹份調研,教育培訓力壓住房摘得國人花費排行榜冠軍。
雞娃,本質上是家庭對子女 “人力資本”進行高強度投資,並通過市場機制配置教育服務,以應對未來收入不確定性與社會階層競爭的決策行為。
其中家庭對人力成本的高強度投資,來自信念驅動—為孩子付出壹切。這種信念壹旦被商業化利用,便展現出了巨大的商業威力。
雞娃撐起了從幼兒培訓到高等教育,從教學產品到學區房等壹套嚴絲合縫的經濟體系:雞娃既是北京各類培訓機構數量超過咖啡店的最大推手,也是老破小學區房漲價的核心動力,還撐起了鋼琴、跳舞等壹眾雞娃標配生意。
但正如熵增現象終有盡時,如果壹門生意給家庭帶來了巨大壓力,也加劇了社會焦慮與不公平,那它終有難以為繼的那天。
雞娃經濟的崩盤已然到來,與之相關的細分行業普遍下滑。
其中關聯最直接的是“雞娃工廠”。國際私立學校曾是很多中產家庭的“教育理想國”,每年學費10萬起。
但近期以來,有“雞娃工廠”之名的許多國際學校接連倒閉。其中,不乏深圳的厚德學院、北京的諾德安達學院等知名學校。
名校尚且如此,普通機構只會更差,2024年全國教育培訓機構倒閉數量突破1.2萬家,平均每天有33家機構永久關閉大門。
主產業大下滑,雞娃經濟的副產物更是遇到大問題。
學區房已不在吃香。北京中關村學區房均價從2022年的1200萬/套跌至2025年的900萬/套。全國重點城市學區房成交量同比下降52%,價格跌幅普遍超過15%
不僅“大件”不消費,“小件消費也有明顯收縮。
往年火熱的暑假研學游今年“遇冷”,即便報名價格下調30%,研學產品的報名量仍普遍下跌30%~40%。無獨有偶,今年近50%多家鋼琴廠關門,沒有家庭願意買鋼琴了。
雞娃經濟不僅從娃娃時代崩盤了,還出現了不少“爛尾娃”,2025年考研人數也暴跌50萬,降幅高達11.4%。
雞娃經濟是如何崩盤的?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延伸閱讀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