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因病逝世,享年103歲

據清華大學微信公號10月18日消息,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名譽院長楊振寧先生,因病於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




楊振寧先生1922年出生於安徽合肥,1929年隨父母來到清華園。1938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1942年入清華大學研究院,1944年獲理學碩士學位,1945年作為清華大學留美公費生赴美留學,就讀於芝加哥大學,1948年獲博士學位後留校工作。1949年加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1952年任永久研究員,1955年任教授。1966年任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愛因斯坦講座教授,創立理論物理研究所(現名為楊振寧理論物理研究所),並在該研究所工作至1999年。1986年起應邀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1997年起任新成立的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現名為高等研究院)名譽主任,1999年起任清華大學教授。

楊振寧先生是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壹,為現代物理學的發展作出卓越貢獻。他與米爾斯提出的“楊-米爾斯規范場論”奠定了後來粒子物理標准模型的基礎,被認為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石之壹,是與麥克斯韋方程和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相媲美的最重要的基礎物理理論之壹。他與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的革命性思想,並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共同成為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他發現了壹維量子多體問題的關鍵方程式“楊-巴克斯特方程”,開辟了統計物理和量子群等物理和數學研究的新方向。他在粒子物理、場論、統計物理和凝聚態物理等物理學多個領域取得的諸多成就,對這些領域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他是拾余個國家和地區科學院的外籍院士,獲頒國內外贰拾余所知名大學的名譽博士學位,還獲得了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富蘭克林獎章、昂薩格獎、費薩爾國王國際科學獎、中國國際科技合作獎、求是終身成就獎等眾多榮譽。

楊振寧先生畢生心系家國,為祖國的科教事業作出了傑出貢獻。1971年他首次回新中國訪問,掀起大批華裔學者訪華熱潮,被譽為架設中美學術交流橋梁第壹人,後又向中央領導同志提議恢復和加強基礎科學研究。他親自募集資金設立“對華教育交流委員會”,持續資助中國學者近百人到美國進修,這些學者成為後來中國科技發展的中堅力量。他為促進國內科技交流和進步做了大量工作,為中國重大科學工程和科教政策制定建言獻策、發揮了重要影響。回到清華之後,他把高等研究院的發展作為自己的新事業,為清華大學物理學等基礎學科的發展和學校人才培養事業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極大貢獻,對中國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楊振寧先生的壹生,是探索未知的不朽傳奇,是心懷家國的永恒回響。“寧拙毋巧,寧樸毋華”是他的治學態度,也是他的人生態度。正如他鍾愛的詩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楊振寧先生的百年人生是壹部閃耀在人類群星中的千古篇章。

楊振寧先生生平


10月18日,清華大學發布楊振寧先生生平。

1922年10月1日出生於安徽合肥。1929年,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先生受聘清華大學算學系教授,他隨父母來到清華,先入讀清華園內的成志學校,後就讀於北京崇德中學,在清華園度過了八年的少年時光。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壹頁12345下壹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延伸閱讀 更多...
    《紐時》訃告丨諾貝爾獎得主物理學家楊振寧逝世 臨時改變議程!全場肅立默哀,悼念楊振寧
    翁帆:有他多年的陪伴,我何其有幸! 翁帆:楊先生離開的時候壹定很欣慰....
    張朝陽狂贊楊振寧:他是大神 高過費曼和霍金  (1條評論) 楊振寧3個兒女與翁帆關系很好 無人繼承父業
    老照片:1971年,楊振寧和岳父岳母在北京 楊振寧高壽離世 翁帆拿到的遺產 沒有想的那麼多
    楊振寧八月自曝"脖子供血不足" 最後狀態曝光 杜聿明長子在哈佛殞命 並非姐夫楊振寧見死不救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