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的"外包妈妈"们:高薪的背后,能买到关爱吗

越是年纪小的孩子,越容易对陪伴师产生依赖。而上户久了以后,几乎所有的陪伴师都会和负责的孩子产生情感上的链接,在未来面临“如何与他们分别”的课题。


最开始入行的时候,冰冰负责的是一个重组家庭中的两个孩子,其中年纪较小的是一个4岁的男孩,因为从小失去亲生母亲,他非常缺乏安全感,同时也有着超出同龄小孩的细腻和高敏感。



冰冰与当时陪伴的孩子每晚散步的小区

两人相似的性格使得冰冰能准确从细节中捕捉到他微小的情绪,理解他不曾主动说出口的内心情感。他们晚上的日常是一起出门散步。“他骑车,我走路,我们俩一起唱歌、聊天。我们就相当于没有年龄、也没有性别、更没有身份的两个人在沟通。”冰冰回忆道。

“基本上90%这些小富二代,他们都会更在乎自己的感受,所以对其他的孩子,其实感情没有连接得那么深。只有他,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形容,他对我的感觉应该算是半个妈妈。”



冰冰给男孩烘烤他最爱的巴斯克蛋糕

至今想起与他的分别,都让冰冰感到非常地愧疚。

“我这个人的性格是做任何事情都不后悔,但是唯一一件后悔的事是对他。最后我走的时候,其实我当时都没有跟老板说我要走,但我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感受到的。他就跟我说,让我不要回家,然后抱着我哭,我也抱着他哭,两个人抱在一起哭。”

即使在下户之后,这种情感的链接与纽带也很难瞬间被斩断。离开半个月后,孩子家长来和冰冰结算最后一笔工资,不经意间聊到老二在冰冰离职之后变得异常难搞。


那一刻,冰冰动摇了,“当时我就有一种冲动,要不然我回去继续带他。但是我又觉得我都已经走了,再回去也很难面对。”

她甚至打了很长的一段话,想要告诉孩子家长在照顾老二上面的一些疏忽。但是那段信息最后被她一个字一个字地删掉了。“他们确实是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但是我没有资格去说。”

当一些缺席的父母回到家中,发现陪伴师的存在已然威胁到他们在孩子心中的分量时,也会迟来地感到失落与嫉妒。

珞一经手过一个天津的案例,在陪伴师做到快8个月的时候,孩子妈妈让老师下户了,当时令他百思不得其解:“老师工作得很好,一切都很正常。我就问为什么让老师下户,妈妈说孩子太黏老师了,对老师太好了。甚至在孩子眼里,觉得老师是他妈妈,让妈妈有一种‘我的孩子被抢走’的那种感觉。”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餐厅空一半 恋爱没人谈 年轻人摆烂背后 压力体现 一场整形手术背后的两场官司,以及停不下的网暴
    中国" 卡脖子"方案背后的谈判筹码 揭开费玉清的真实处境 退隐背后真相太刺眼
    跨国药企出售中国资产背后的逻辑 打不过就撤? 95后女孩辞掉央企工作陪妈抗癌 一年多后妈妈离世
    美国妈妈诞下「5.8公斤巨婴」惊呆全场医护 中国超车 美国这方面大幅落后 专家曝背后真相
    《沉默的荣耀》背后:吴石、朱谌之"共谍"案 于朦胧妈妈去世是假的!知情者揭最新近况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