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放宽、岗位缩减:国考竞争"强度将远超之前"
2019年11月24日,2020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笔试开考。在太原某国考考点,警戒线解除后考生瞬间奔向考场。(视觉中国/图)
2025年10月15日,国考迎来首日报名,共计划招录3.81万人。
自2019年以来,国考连续7年扩招后,今年首次减少计划招录名额。但国考报名依然火热,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华图教育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17时,国考报名人数已逼近19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国考将报考年龄放宽至38周岁,2026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放宽到43周岁。
缩招是风向标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网站,2026年度国考中央机关直属的市(地)级及以下机构主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设置约2.6万个计划。这也意味着近70%的岗位向应届毕业生倾斜。
因此在华图教育当值CEO李曼卿看来,放宽报考年龄,并不会给国考带来太大变化。
他解释说,放宽年龄条件后的非应届生群体,只能报考要求两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岗位,而这些岗位数量并不是很多。同时这一群体往往缺少高强度的备考过程,记忆力和应试能力通常不如年轻人,在国考中并没有很大的优势。
李曼卿建议,可以将放宽年龄的政策,推广至央国企和事业单位招聘中。
在国考放宽报考年龄之前,已有地方调整了招聘年龄限制。
比如在2025年下半年的事业单位招聘中,四川眉山、遂宁等地就将招聘年龄放宽至本科38岁,研究生43岁。广元市则将研究生学历的年龄要求放宽至41岁。上海市考试录用执法类公务员的年龄要求,也从35周岁以下,调整到38周岁以下。
这不是国考第一次调整报考年龄。
公务员招考年龄在35岁以下的限制,最早出现在1994年原人事部印发的《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中。此后在2011年国考中,应届毕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放宽至40周岁以下,并被长期沿用。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此次国考在连续7年扩招后,首次减少计划招录名额。
2019年至2025年招录人数分别为1.45万、2.41万、2.57万、3.12万、3.71万、3.96万、3.97万人。
尽管此前连年扩招,但也已经放缓了增长幅度。到了2026年,国考计划招录3.81万人,比上年减少1600人左右。
李曼卿认为,减少的人数虽然不多,但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
他进一步解释,这给地方公务员、央国企和事业单位缩招甚至停招,提供了方向性指引。过去有过最极端的情况,辽宁省曾连续三年暂停公务员招考。
但在他看来,目前体制内退休人数远大于每年新招的人数,已经实现了在编人员的减少。国考招录总体上是稳定的,不会出现招录人数的大幅上升或下降,“预计未来几年会以小幅度缩招为主”。
“竞争激烈程度已经接近高考”
大学毕业生数量尚未迎来最高峰,国考报名人数将随着应届毕业生数量的增加而持续增加,这也意味着国考竞争将更加激烈。用李曼卿的话说,即使现在“备考强度也远超之前”。
以山东济南铁路公安局基层所队民警岗位为例,华图教育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岗位招考1人,报名首日已有649人报名。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