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國的星空》票房崩盤,衍生品眾籌僅7000元,光線遭遇滑鐵盧
編輯:努爾哈哈赤
2025年國慶檔,原本預期電影院會迎來壹波觀影人潮,怎知市場表現卻不及預期。據國家電影局統計,今年國慶檔(10月1日至10月8日)電影總票房為18.35億元,觀影人次5007萬,兩項數據同比均出現下滑。更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國慶檔成為近伍年來首個“無單片票房突破5億元”的檔期,整體熱度明顯回落。
曾被寄予厚望的動畫電影板塊同樣未能延續熱度。今年暑期《羅小黑戰記2》《浪浪山小妖怪》等作品帶動動畫類型熱度攀升,但時間來到國慶檔,《叁國的星空第壹部》《豬豬俠:壹只老豬的逆襲》及延長上映的《浪浪山小妖怪》叁部動畫電影合計檔期票房僅收1.6億元。
其中,備受行業關注的《叁國的星空第壹部》(光線影業、果麥文化等出品)上映11天票房才突破8000萬元,截至發稿,貓眼專業版對其最終票房的預測僅有8783.7萬元,難以覆蓋制作與宣發成本。

《叁國的星空第壹部》IP衍生開發同樣遇冷。在影片上映同期,該IP已展開10+項授權聯名項目,反響均不如人意。例如其在眾籌平台上線了叁類官方衍生品項目,截至發稿日12時,總籌資金額僅7000元,與近年來動畫電影通過衍生品拉動IP溢價的常見路徑形成鮮明對比。
市場表現背後,壹系列問題值得深思:《叁國的星空第壹部》為何未能延續“叁國”題材的觀眾基礎?在已開展10余項聯名授權的情況下,為何消費者仍不買賬?動畫電影是否應在尚未夯實內容口碑之時,過早推進IP授權?
本文,雷報將結合影片內容策略、受眾反饋、衍生品市場反應展開分析,並補充梳理2025年迄今已備案的動畫電影項目,探討哪些IP仍具市場潛力。

內容失衡、資本退場:《叁國的星空》為何兩頭不討好?
影片的市場遇冷直接反映在資本市場上。作為《叁國的星空第壹部》的主控方,果麥文化的股價自9月24日觸及97.5元的高點後便急速下挫,壹周內近乎腰斬。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延伸閱讀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