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 在報復與和解之間"拉鋸":特朗普對中國的矛盾心態

特朗普總統在逐步推動美中“脫鉤”,但他及其團隊同時也展現出和解姿態,以期達成貿易協議,鞏固其自詡的“交易大師”形象。
就在幾天前,特朗普總統還表示,他與中國的貿易戰正進入更具對抗性的階段。他憤然指責中國對稀土礦物實施的“前所未有”的新管制措施“陰險且充滿敵意”,稱其為“有違道德”,並放話將對中國所有商品加征100%關稅。
“接下來的就都是歷史了,”他在社交媒體上寫道。
然而,僅僅48小時之後,特朗普似乎又急於改寫歷史。
上周日,他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只是“遇到點小問題”。“不必擔憂中國,壹切自會好轉!”他安撫關注者,美國“想幫中國,而不是害它!!!”
這些相互矛盾的言論仿佛是壹扇窗,展現出特朗普在如何以最合適的方式處理對華貿易問題上的內心拉鋸戰。他壹次又壹次在報復與和解之間反復搖擺,不僅引發市場震蕩、導致商界疲於應對,更令外界質疑他是否有壹個長遠戰略。
特朗普不時采取推動美中“脫鉤”的行動——威脅征收高額關稅、暫停關鍵技術出口,甚至吊銷中國留學生簽證。但隨著本月可能與習近平會晤,特朗普及其幕僚又轉而采取緩和姿態,期望能達成貿易協議,鞏固其自詡的“交易大師”形象。
在過去幾天裡,這兩種做法同時上演。
受特朗普的威脅言論影響,美國股市在上周伍大幅下跌;而隨著周壹其立場顯露軟化跡象,市場出現壹定程度的反彈。亞洲股市因在特朗普展現強硬姿態前已休市,周壹在貿易戰升級的擔憂下普遍下跌。
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地緣經濟中心”高級主任喬什·利普斯基表示,特朗普很可能將中國針對稀土礦物的出口限制——這壹措施加強了中國對全球制造業的控制——視為壹種對他的個人冒犯。尤其是在雙方於春季剛剛達成緩和緊張局勢、降低關稅的共識之後。
與此同時,白宮方面仍希望維持與習近平會晤以及達成更廣泛貿易協議的可能性,特別是在美國農民開始感受到貿易戰沖擊的情況下。特朗普在上周伍威脅稱可能取消與習近平的會晤,但財政部長在周壹澄清了這壹說法。
中國已暫停采購大豆等美國農產品,以此作為在談判中施壓的籌碼。
“我們知道政府在這壹方面正面臨壓力,”利普斯基指出。“所以這其實是幾個優先事項之間的競爭,而在某個時刻,總會有壹個占上風。”
華盛頓無黨派機構扞衛民主基金會研究中國問題的高級研究員克雷格·辛格頓指出,特朗普很可能同時在考慮兩個不同的受眾群體。
辛格頓表示:“最初的威脅意在展現決心,並懲罰北京的越界行為;而之後語氣放緩,則是為了安撫市場、安撫盟友。特朗普和他的團隊似乎認為北京出現了誤判——他們正在為習近平留出余地,讓事態不至於進壹步升級。”
關於是什麼促使特朗普及其幕僚在周末改變態度,白宮官員未作回應。
稀土礦物是制造電機、制動系統、半導體和戰斗機等壹系列產品的關鍵材料。中國掌握著全球大部分的稀土供應,這些礦物也成為中美談判中最棘手的爭議焦點之壹。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延伸閱讀 | 更多...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