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年都不敢建的水电站 中国为啥现在开工

1973 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考察青藏高原。


在超过 50 个专业、2,000 多人的努力下,考察队经过 4 年野外探索,终于确定雅鲁藏布江蕴藏着惊人的水能资源。

1980 年,全国水力资源大普查启动,雅江是重点考察项目,这次考察结束后,在雅鲁藏布江上架设水电站的想法被正式提出。

2002 年,徐大懋和陈传友在《 中国工程科学 》期刊上发表文章,探讨雅鲁藏布江水能开发的具体实现措施。

2024 年 12 月,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获得核准。

到这一步,关于雅鲁藏布江水能开发的探讨和论证,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的时间。之所以半个多世纪都迟迟无法开工,只有一个原因,它实在太难了!

就跟把大象关进冰箱只需要三步一样,理论上实现雅下工程也一共只需要两步:挖洞、安水轮。



说起来简单,实现起来却难如登天,字面意义的登天。

雅鲁藏布江是全世界最高的大河,所在区域的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而下游的墨脱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中国境内唯一没有通公路的县。

就是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工程规划挖掘一条世界上埋深最深、长度最长的水工隧洞,其中的挑战可以想象。

在平地上挖洞,大家首先会想到盾构机。但是在高山区域挖洞,所使用的设备和盾构机还不太一样。

盾构机更适用于黏土、砂土、淤泥等软土地层,而高山这样的岩石坚硬地层,所使用的设备被叫做全断面隧道岩石掘进机 TBM。

虽然都是挖洞,但两者的运行方式并不完全相同。


比较明显的区别在于盾构机挖掘的地层较软,需要依靠盾壳和管片来支撑隧道壁。

而 TBM 工作的地层较硬,在岩石稳定的情况下,甚至可以不支撑隧道壁。



这听起来好像是一件好事,但其实并非如此。不用支撑的岩石稳定,但同时也意味着它坚硬,且蕴藏着巨大应力。

雅下工程的隧洞深埋于数千米的山体之下,时刻承受着巨大的地应力。

当岩体被挖开时,应力会突然释放,可能引发岩爆。一旦发生岩爆,岩石会如爆炸般射出,对人员和设备构成致命威胁。

同时高山地区地形复杂,不可能一整条隧道都处在稳定岩层中,面对塌方、涌水、岩变等问题,都需要专门的对策。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印巴互相轰炸至少38人亡 "一带一路"水电站被炸坏 胡锡进:中国建水电站 印度无须过度猜忌 警惕美国挑唆
    印孟两国恶梦:中国批准雅鲁藏布江建水电站大坝 基辅被炸毁的水电站 究竟有多重要
    乌军火箭弹击中赫尔松水电站闸门 四川水电站阀门爆裂事故已致7死!
    水电站阀门爆裂11人被困 已致1死 18分钟灌满西湖 中水电站泄洪场面  (1条评论)
    白鹤滩水电站坝主体完工 美记抢镜  (1条评论)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