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万红娘"围猎",揭秘年入23亿的爱情买卖

「核心提示」
当相亲关联上了直播间“打赏”和“礼物”,一场精心设计的“爱情”游戏能撑起伊对的IPO吗?
围观伊对视频相亲直播,你会看到女嘉宾倚在床头,头发卷曲杂扭在一起,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聊天,另一个女嘉宾在昏暗的厨房里包饺子,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随时起身去拿东西,男嘉宾则举着手机,背后是一片工地,他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烟,红娘提醒“抽烟避着点镜头”,但对方似乎并不在乎。
创始人任喆说,视频比文字、语音更真实。以围观的体验来说,这种粗粝不加修饰的真实,有点过于接地气而不像是普通意义上的相亲,没有多余的打扮,没有掩饰和矜持,有的只是“所见即所得”的真实。
这种真实,恰好吻合“找对象,上伊对”的广告词,暗示只要你诚心找对象,在伊对你就能很容易找到。
奔着找对象的人,在伊对上持续活跃,停留时间长,且花了不少钱,这些反映到了伊对的财报里。9月29日,伊对的母公司米连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显示伊对活跃用户月均使用时长8小时、7日留存率72.1%,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里付费用户转化率16.5%。
不过,这也可能说明用户并不容易在上面找到真爱,而只是成了伊对“爱情买卖”生意中的一环,有男用户在微博抱怨被欺骗,“钱充了不少,到头来连微信都没加到,更别提见面了”。
1、私聊先刷玫瑰,谈感情先付钱
创立伊对之前,任喆就想好了目标受众,性格比较内敛一些、不那么擅长社交、收入水平中等偏下的普通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而伊对可以填补这个空缺。
与大多数社交媒体通过免费获取流量再通过其他业务变现不同,伊对一开始就注重商业化,因为任喆认为,相亲是高频、真实的需求,而这种需求足以支撑用户付费。
如今,婚恋市场的结构严重扭曲,比如,一部分收入水平偏下的男青年在相亲市场不受待见,他们结婚的欲望越强烈,付费的意愿也就越强烈,这便是伊对商业化的基础。
在伊对,虽然聊天基础功能免费,但是有各类需要付费的增值服务,这些构成收入来源,购买购买虚拟物品、互动功能,以及会员订阅。
其中虚拟礼物的付费是收入大头。
在伊对,刷礼物是以玫瑰为单位,在直播间连上麦需要玫瑰,给女嘉宾送礼物需要玫瑰,讨好红娘需要玫瑰,加女嘉宾好友需要玫瑰,私信视频聊天按分钟计费,从获取女嘉宾关注,到示好,再到私聊,每一步都明码标价。
伊对上一支玫瑰的价格约为0.1元至0.15元人民币,发一条信息要扣5支玫瑰,连麦聊天每分钟需要20支玫瑰,私信视频聊天每分钟80玫瑰,刷“一见钟情”需要1001支玫瑰,刷“梦中女神”需要3999支玫瑰。
任喆曾透露,视频相亲以及把“红娘”引入直播间,是遵循中国人的相亲习惯,跟非诚勿扰有点像,红娘从中撮合,烘托气氛,让相亲更顺利,引导男嘉宾更好地表现自己。在商业逻辑里,“红娘”是伊对极其重要的资产。
在直播间,红娘会频繁鼓动男嘉宾给女嘉宾送礼物,“喜欢就刷个一见钟情吧!”“男孩子要大方,快表示表示”,架不住劝说,男嘉宾通常会刷小额礼物,然后红娘挑起雄竞,直播间里“一见钟情”“梦中女神”乱飞,红娘喜上眉梢,笑得连连称赞。
根据伊对的规则,在三方聊天室中,这些打赏的虚拟物品,主持人用户可以获得分成。在两名用户一对一互动时,接收礼物的用户可以按照预设的比例分成。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