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食堂和校园餐的差距,终究被放上桌了?

机关食堂和校园餐的差距,终究被放上桌了?
重庆荣昌区政府机关食堂在国庆日再度开放,三千游客挤满大厅。
九道菜五十八元的价格,让人均消费不到二十元。
五百五十斤米饭、二百五十斤卤鹅顷刻售罄,游客赞叹“这才是人民公仆应有的姿态”。
几乎同时,湖北黄冈机关食堂十五元四菜一汤,敦煌机关食堂二十元十八道菜自助餐,纷纷成为网红打卡地。
讽刺的是,就在这些机关食堂因物美价廉备受赞誉时,校园餐却陷入“两坨屎里选一坨”的尴尬境地。
家长甚至集体请愿:
“求求让西贝进校园吧!至少没虫子、没头发、没馊味!”
连预制菜都成了救命稻草,这是何等的绝望。
机关食堂与校园餐,一个物美价廉门庭若市,一个质次价高怨声载道。
这巨大反差背后,藏着怎样不堪的真相?
校园餐乱象早已触目惊心:
余姚的蛆虫、本溪的剩菜、昆明的臭肉、成都的霉变鸡腿,一桩桩一件件,不再是孤立的个案,而是系统溃烂的连锁反应。
当食堂失去信任,家长只能自救。有人加入送餐大军,风雨无阻;
更有学校竟要求送餐家长出具“营养不良证明”。
试问:
是孩子的身体需要证明,还是某些办学者的心早已“不良”?
校园餐问题本质从来不是技术难题,而是利益分配问题。
机关食堂能做到物美价廉,校园餐为何不能?
答案不言自明:
校园餐利润之大,超乎想象。
中央纪委数据显示:
2024年查处校园餐腐败问题3.8万件,处分2.3万人。
2025年重庆率先发力,重拳出击,立案627人,留置23人!
这些数字背后,是多少被蚕食的孩子午餐?

更令人心寒的是,这些问题非要等到舆论曝光才得以解决。
就像那所“9人轮流睡8张床”的学校,曝光前学生挤在1.1米宽的小床上,曝光后立即“实现1人1铺”。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