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裁缝家庭走出....高市早苗的成长历程
先重申下个人观点,我并不喜欢高市早苗其人,不论三观还是五官,尤其是她的部分政治主张,在此不多做讨论。
当然,我喜不喜欢,并没有卵用,也不妨碍她对历史的创造和个人理想的实现。与此同时,我也认为她是一名了不起的当代女性,喜与厌,两者并不矛盾。
与其喋喋不休的猜测她上台以后的各类施政动向,不如说说高市早苗的成长历程,可能更有意义。
高市早苗(以下简称“高市”)生于1961年,成长于奈良县一个普通家庭,她远没有竞争对手(小泉进次郎)那种世代公卿的显赫家世,甚至对应不上“颇具家资”这类铜臭一点儿的词汇。
高市的父亲,是名奈良市基层公务员,母亲经营着一家裁缝铺,依靠辛勤劳作谋生。高市幼年时的成长环境,和众多日本家庭,并没有不同,家庭氛围趋向朴实、保守、重视纪律和劳动努力。
如果高市也继承这种家风,充其量也不过是成为一名普通公务员,或承接下妈妈的店铺生意,成为一名裁缝,循规蹈矩着延续平凡的一生。
可高市在小学时就展现出了强烈的独立意识。在后来的一次采访中,她曾提到:“我小时候总喜欢和男孩子一起跑跳、争论,不喜欢被当作‘要温顺的女孩’。”

成为日本自民党总裁的高市早苗在自民党两会议员总会上讲话(10月4日,自民党总部)

高市早苗1岁时与父亲在奈良公园的合影
中学时代,高市以优异成绩考入神户大学经营学部。据报道,当时她还被日本两大顶尖私立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录取。私立大学有着更充足的教育经费和更优越的学习环境,可考虑到高昂的学费,高市觉得家庭难以承担,所以不得不放弃这些机会,选择了学费低廉的国立神户大学。
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的日本,女性接受大学教育的比例依旧偏低,尤其是经营、管理类专业,以男性居多。
但高市,在大学时期就表现出了对国家经济政策、社会现象洞察,企业发展走向的浓厚兴趣,为此她经常就此展开话题,担当学生社团的组织者,进行交流和讨论。
高市一贯拥有鲜明的个人观点和主张,同学对她的评论有:“那个敢和教授争论的女生”;“她不是那种随声附和的人。只要觉得论点不合理,她就会举手反驳--哪怕对方是教授。”
我认为,“不随声附和”,无论在哪里都是稀缺品质。这也是高市,日后得以收获一众拥趸,展现个人魅力的精神内核。当然,大学也为她提供了使其自由舒展和快速成长的良好土壤。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