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陪读10年,我把儿子送进了耶鲁大学
在美国甚至能看到,老师站在桌上,慷慨激昂的讲课
美国的教育,允许孩子“分科跳级”。
国内要是孩子学习好,想跳级就得整个年级跳,但有的孩子不是所有科目都好,比如我家娃,理科能跟上高年级,文科却不行,根本没法跳级。可美国不一样,能做到 “分科跳级”。
我家娃八年级来的时候,学校给他做了个考核,发现他的数学水平够十年级,就让他直接跟十年级的同学一起上数学课,相当于跳了两级;到了九年级,又考了一次,他的物理、化学也达到了高年级水平,就跟十一、十二年级的同学一起上 AP 课。
到了大学更灵活,他学的是计算机,大一的时候,学的计算机和工程课难度就到了大三水平,大三的时候,已经能跟博士生一起上课了。这在国内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美国的教育,校内作业贴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
国内的作业多,很多是重复性的,比如单词写几十行、数学题刷好几遍,孩子做久了容易觉得乏味,甚至会抵触学习。但美国的作业不一样,特别贴近生活,内容也丰富多样。
比如我家娃初中的时候,数学课的作业不是做题,而是让他们当 “小设计师”—— 要么设计一栋小房子,画出图纸,算出面积;要么自己测量学校的操场、教学楼,画出学校的地图。孩子为了完成作业,会拿着尺子去测量,会查建筑相关的知识,不知不觉就把数学知识用在了实际生活里。
还有一次,老师给的作业是 “给你 50 万美元,你会怎么投资理财”,孩子为了做好这个作业,专门去银行问存款利率、理财产品,还自己做了个表格,算出不同投资方式的收益,从小就培养了经济头脑。
高中的英文课更有意思,作业居然用到了 3D 打印。老师让他们写一篇关于 “未来生活” 的文章,然后用 3D 打印出文章里提到的物品,比如 “会飞的汽车”“智能机器人”,再拿着这些打印品给全班同学演讲。
我家娃为了这个作业,查了很多 3D 打印的资料,还自己设计了模型,最后做出来的 “智能机器人” 特别逼真,演讲的时候也特别自信。这种作业,既练了写作,又练了动手能力和演讲能力,比单纯写一篇作文有意思多了。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Note: | _VIEW_NEWS_FULL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