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卖房] 在美国买房半年,两个扎心的感受
美国买房已经是大半年前的事情了。作为一个高位接盘、加上快7%高利率的房奴,回头看看,这半年真是过得匆忙又充实。
买房前只想着有自己的房子多爽,不用担心房东什么时候涨房租,可以随意在家里弄各种装饰,有了院子还能种花种菜,终于有个安稳的落脚地。
但现实让我发现,房子到手只是第一步,之后还有一连串的隐藏副本。我总结出了两件事:买房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房子花的钱远比你想象的多。
01
房子:一个巨大的“待办清单”
买房前,我觉得看房子,验房,过户这些就很麻烦了,弄完之后就会大功告成了吧。现在看来,这其实只是买房的第一关,真正的挑战才刚开始。水管漏水了,要修;草地被杂草侵占了,要整;洗澡的时候不出热水了,要换。
比如房子之前的老热水器总是等很久才出热水,而且水温一会高一会低。能怎么办呢?换吧。整个过程非常美式:打电话预约、等两天维修师傅上门、给我报价,重复上述的过程,多问几家比一下价格。最后花了3000刀换了新的热水器,房子成本瞬间上涨。
美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建议,房主每年要拿出房价的1%~3%做维修和保养。这也就是说,如果房子价值40万美元,一年就要准备4000到12000美元来养房子。

而且这些费往往是一笔笔大额支出,有些师傅还是只收现金或是支票,这对依赖信用卡的美国人来说确实不友好。
好吧,有了房子后我才明白很多美国人说“owning a home is a lifestyle”可不是一句鸡汤,而是在说你得学会和房子“共处”。
水管坏了,要知道找谁修;草长得不行,要知道什么时候去补种施肥;想换个外墙的颜色,要研究研究物业的规定。总之,房子就像个巨大的“待办清单”,经常给你出新题。
有时候想想,一直租房也不错,只需要付一个房租,哪里坏了给房东或是公寓物业打电话就行,也不用自己除草铲雪。
02
房子是一个吞金兽
跟很多第一次买房的人一样,阿柚在买房前只注意了首付和贷款,对房产税和保险没什么概念。买房之后才发现,这些才是长期的成本,也让我理解了为什么有房子不代表能养得起。
先说房产税吧,(收到了五位数的账单,美国的房子真是养不起),阿柚在的地方还算郊区,还不是很大的房子,房产税一年1万刀多,折算到每个月差不多1000多刀。而且它年年上涨,有的邻居今年的税直接比去年高了10%,她跟我说每次看到这个账单总有开盲盒的感觉。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眼,阿柚在买房前只想着有自己的房子多爽,不用担心房东什么时候涨房租,可以随意在家里弄各种装饰,有了院子还能种花种菜,终于有个安稳的落脚地。
但现实让我发现,房子到手只是第一步,之后还有一连串的隐藏副本。我总结出了两件事:买房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房子花的钱远比你想象的多。
01
房子:一个巨大的“待办清单”
买房前,我觉得看房子,验房,过户这些就很麻烦了,弄完之后就会大功告成了吧。现在看来,这其实只是买房的第一关,真正的挑战才刚开始。水管漏水了,要修;草地被杂草侵占了,要整;洗澡的时候不出热水了,要换。
比如房子之前的老热水器总是等很久才出热水,而且水温一会高一会低。能怎么办呢?换吧。整个过程非常美式:打电话预约、等两天维修师傅上门、给我报价,重复上述的过程,多问几家比一下价格。最后花了3000刀换了新的热水器,房子成本瞬间上涨。
美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建议,房主每年要拿出房价的1%~3%做维修和保养。这也就是说,如果房子价值40万美元,一年就要准备4000到12000美元来养房子。

而且这些费往往是一笔笔大额支出,有些师傅还是只收现金或是支票,这对依赖信用卡的美国人来说确实不友好。
好吧,有了房子后我才明白很多美国人说“owning a home is a lifestyle”可不是一句鸡汤,而是在说你得学会和房子“共处”。
水管坏了,要知道找谁修;草长得不行,要知道什么时候去补种施肥;想换个外墙的颜色,要研究研究物业的规定。总之,房子就像个巨大的“待办清单”,经常给你出新题。
有时候想想,一直租房也不错,只需要付一个房租,哪里坏了给房东或是公寓物业打电话就行,也不用自己除草铲雪。
02
房子是一个吞金兽
跟很多第一次买房的人一样,阿柚在买房前只注意了首付和贷款,对房产税和保险没什么概念。买房之后才发现,这些才是长期的成本,也让我理解了为什么有房子不代表能养得起。
先说房产税吧,(收到了五位数的账单,美国的房子真是养不起),阿柚在的地方还算郊区,还不是很大的房子,房产税一年1万刀多,折算到每个月差不多1000多刀。而且它年年上涨,有的邻居今年的税直接比去年高了10%,她跟我说每次看到这个账单总有开盲盒的感觉。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Note: | _VIEW_NEWS_FULL |
延伸阅读 | Mor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