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美中拉锯战,影响将远超2027年
8月20日,微软限制了中国企业获取其网络安全漏洞预警系统的权限,凸显了国家安全担懮。一周后,商务部宣布堵住了一个漏洞,该漏洞允许一些外国芯片制造商在没有许可证的情况下将美国设备运往中国。
自10月1日起,联邦资助的科学家将必须接受强制性的研究安全培训,包括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农业部的科研人员。
9月12日,商务部公布了一份新的出口管制清单,列出了23家协助俄罗斯或中共军事项目的中国企业。
同月,美国商务部制裁两家中国公司,原因是它们为中国顶级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SMIC)采购美国的半导体制造设备。此举表明美国政府对中间商及最终用户均采取惩罚措施的意愿。

2017年11月3日,中共总理李克强于在北京会见微软共同创办人比尔‧盖茨。微软于今年8月20日以国家安全考量为由,限制中国用户使用其网络安全漏洞预警系统。(Thomas Peter-Pool/Getty Images)
北京的回应
中共采取以牙还牙的措施。
8月22日,中共监管机构加强了对稀土开采和加工的监管,扩大了对进口材料的配额限制,并要求每月报告,让官员能够获得所有的运输数据,控制程度令外国制造商感到震惊。
不到两周后,北京宣布对美国光纤进口展开反规避调查,随后对美国模拟芯片供应商涉嫌倾销以及对中国企业的所谓歧视行为展开双重调查。
9月15日,中共监管机构宣布进一步对英伟达收购以色列-美国芯片公司迈络思(Mellanox Technologies)进行反垄断审查,该公司是计算机网络产品供应商,此举加剧了对这家美国科技巨头的压力。
几乎每周,一方加强出口管制、安全审查或设立法律障碍,而另一方则以自己的一套措施予以回应。
意识形态分歧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Davy J. Wong)说:“根本上,集权的威权统治与现代民主治理难以共存,两者的价值观无法调和,因此权力角逐不可避免。”
他指出,民主制度强调透明度和自下而上的创新,而中共的一党专制则更重视效率与凝聚力。
加拿大约克大学国际商务教授沈荣钦(Rongqin Shen)表示,这种凝聚力只服务于一个目的。
“对中共来说,政权的生存绝对优先,即使是以牺牲经济和民生为代价。”沈教授说。
马里兰州经济学家、中国分析师李亨利(Henry Li)表示,双方的优先事项截然不同。
“华盛顿的底线是国家福祉,而北京的底线则是权力。”李先生表示。
李指出,任何的软弱表现,都被中共视为生存威胁,这也是为什么它感到必须对华盛顿采取强硬立场和展现实力。
他警告说,一旦权力受到挑战,“党就毫不犹豫地采取极端措施,甚至不惜自我毁灭。”他提到,1989年天安门大屠杀就反映出类似的心态,当时,数万军队和数百辆装甲车镇压了和平的民主示威者。
周钜原教授指出,相较之下,美国领导人面临截然不同的约束。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 |
![]() |
![]() |
![]() |
![]() |
![]() |
![]() |
![]() |
![]() |
![]()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