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限高"背后,万达帝国的黄昏....
万达广场作为万达集团最核心的资产,曾是王健林商业帝国最坚实的根基。如今连这些“现金牛”也不得不被出售,可见万达面临的现金流压力之大。
不仅母公司万达集团陷入困境,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万达商管)及其法定代表人张春远也被限制高消费。万达商管掌管着全国各地的万达广场,是集团最重要的运营平台。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万达商管新增多则股权冻结信息,涉及广州万达广场投资、大连新达盟商业管理、福州万达广场投资等多家子公司,冻结股权数额合计超过1.9亿。
万达的财务数据更加触目惊心。截至2024年9月末,万达商管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400.8亿元,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合计1126.5亿元,而货币资金仅151.16亿元,资金缺口巨大。
03 从巅峰到低谷
王健林的商业传奇曾激励无数企业家。1992年,38岁的王健林创建万达集团,凭借“城市综合体”的开发模式,将万达广场遍布全国。
2013年,王健林首次成为中国首富,身家高达1350亿元。2015年,万达商业地产在香港(专题)上市,后于2016年私有化,试图回归A股。2017年,是万达和王健林的一个转折点。当时集团开始出现债务问题,王健林果断开启“卖卖卖”模式。
然而,一系列资产出售并未能从根本上缓解万达的债务压力。最新发布的《2025新财富500创富榜》显示,王健林/王思聪父子的财富已缩水至588.1亿元,排名从第9位大幅下滑至第51位。
付建律师介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限制其高消费。
这意味着,如果万达集团和王健林不能尽快履行还款义务,限制消费措施将继续有效,甚至可能面临更严重的法律后果。
04 前路在何方
面对巨额债务,万达是否还有回旋余地?
从万达近期的资产出售情况看,集团正在尝试多种方式化解危机。除了零散出售万达广场外,今年早些时候,太盟投资集团、高和丰德、腾讯、京东等投资者联合收购了万达商管持有的48家万达广场项目公司的100%股权。
同时,同程旅游以24.9亿元收购了万达酒店管理公司100%股权;中国儒意拟以2.4亿元现金收购快钱30%的股权。这些交易为万达带来了一定的现金流。
然而,这些资金相对于超过千亿的总债务而言,犹如杯水车薪。万达能否度过此次危机,不仅取决于资产出售的速度和规模,更取决于整体房地产市场的回暖程度和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
王健林的困境是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寒冬的一个缩影。在房地产行业整体下行的背景下,不仅万达,多家大型房企都面临类似的流动性危机。
王健林此次被限制高消费,标志着以高杠杆、快速扩张为特征的商业地产时代正式落幕。截至2025年9月末,万达商管一年内到期的负债超过400亿元,而货币资金仅151亿元,资金缺口超过250亿元。
这些数字意味着,万达的资产出售可能还需要加速,王健林需要找到更多买家接手他苦心经营多年的核心资产。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Note: | _VIEW_NEWS_FULL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