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牛市彻底无缘?"奶王"伊利的39万股民要慌了
发布半年报后首个交易日,伊利股份股价大幅拉涨,涨幅一度超过6%。公司市值轻松站上1800亿元,投资者的热情似乎预示着乳业巨头交出了一份超预期的成绩单。
然而,这一抹亮色难掩伊利股份在今年的整体低迷。在沪指累计上涨14.95%的背景下,伊利股价却逆市下跌超10%,成为本轮行情中滞涨白马股的典型代表。不禁让人疑问:这只曾经备受追捧的“奶茅”,真的与本轮牛市彻底无缘了吗?
01 牛市中逆势下跌,“老登股”的尴尬处境
最近A股市场上流行一个新词——“老登股”。这个称呼源于一场年轻分析师与老派投资者的争论,如今特指那些估值在地板上、业绩稳健但股价滞涨的蓝筹白马股。

伊利股份不幸位列其中。事实上,伊利的低迷不是今年才开始的。自2021年1月的高点至今,其股价累计下跌42.97%,期间最大回撤达到59.25%。这样的走势让坚守的39万股民倍感煎熬。
市场风格的风水轮流转在A股屡见不鲜。几年前,“茅资产”行情火爆,资金一股脑追捧行业龙头,而现在的资金偏好明显转向了科技成长股。
有市场观察人士指出,A股牛市有个说法叫“捂股丰登”。意思是牛市行情演绎到后面,高位股涨太高了,资金可能会开始挖掘低位补涨。
但对于伊利股东来说,等待的过程格外漫长。有投资者无奈地表示:“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02 基本面强劲复苏,龙头地位愈加巩固
与股价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伊利股份的基本面却呈现出强劲复苏的态势。
2025年中报显示,伊利上半年实现营收619.33亿元,同比增长3.37%;扣非归母净利润70.16亿元,同比大增31.78%,创下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这一表现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伊利半年营收已甩开行业第二名203亿元,实现“断层式”领先。
分季度看,2025年二季度伊利营收289.15亿元,同比增长5.77%;净利润23.26亿元,同比增长44.65%。这是自2023年三季度后,近两年来伊利首次实现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
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今年上半年龙头乳企的业绩改善,部分得益于三大因素:“一是消费形势有所好转;二是人口出生率的降幅放缓刺激了婴幼儿奶粉消费;三是各大乳企积极控货控价,渠道信心有所恢复。”
03 多元化战略见效,奶粉业务实现历史性突破
伊利业绩复苏的背后,是其多元化业务结构的战略优势开始显现。
曾经,伊利主要依靠液体乳业务打天下。而如今,公司的产品线已形成三大支柱:基本盘的液体乳、快速增长的奶粉及奶制品业务、以及表现亮眼的冷饮业务。
2025年上半年,伊利奶粉及奶制品业务实现营收165.78亿元,同比增长14.26%,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已达26.8%的历史新高。这一比例在2019年还仅为11%,如今已做到“四分天下有其一”。
最令人振奋的是,伊利婴幼儿配方奶粉业务实现历史性突破。最新数据显示,其零售额市场份额达到18.1%,跃居中国市场第一。至此,伊利拿下婴幼儿奶粉、成人奶粉“大满贯”。
这一成果源于伊利的前瞻性布局。早在2021年,伊利便提出“2025年实现中国婴配粉市场第一”的目标。尽管面临疫情冲击和行业调整,公司仍保持战略定力,最终兑现承诺。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