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演讲,用户怒火 风向改成一边倒 被骂上热搜

像那些刚购车就因安全隐患被动召回的车主,刚预定就被催缴尾款却迟迟等不到提车的准车主,因初期 Ultra 问题与小米对簿公堂的消费者,担心开着“绿化带战神”出街遭调侃的用户。
这些最该被关注、被回应的群体,在演讲中全程不见踪影。雷军沉浸在精心包装的自我故事里,对公众最关心的安全隐患、交付延迟、售后纠纷等问题避而不谈。
这种回避问题的自嗨式演讲,直接浇灭了用户的期待之火。
其三,创始人“IP”只管享受流量红利,却回避责任担当。
雷军个人“IP”与小米品牌深度捆绑,曾被视作小米成功的关键因素,然而如今这种捆绑正逐渐成为一把双刃剑。
当小米汽车出现问题时,越来越多的人形成大规模舆论,要求雷军做出回应。
毕竟在消费者看来,既然你能为新车主开车门、请新车主吃海底捞,那么当小米汽车出现事故或纠纷时,就不能选择“隐身”。
但事实上,在小米汽车负面事件不断的情况下,雷军无一例外选择了沉默。
不仅无视所有问题,还试图继续依靠个人魅力进行年度营销,这让许多原本是雷军粉丝的人纷纷“脱粉转黑”。
值得留意的是,这些批评声音并非来自网络“喷子”,而是来自多元且理性的群体,比如小米手机的老用户、小米汽车的车主、科技行业的观察者等。
小米和雷军应重视这些声音,将其视为小米品牌信任的预警信号。
那么,小米该如何应对?我认为有三点尤为关键。
一是以真诚重塑沟通。平衡营销宣传与产品实效,避免过度依赖参数营销和对比法,更多地强调产品实际体验和安全性能。
对于智能驾驶等敏感功能,应明确标注其局限性,而非营造无所不能的技术假象。这种基于事实的沟通,比类似对比法和“小智”艺术营销更能建立起长期信任。
二是跳出对标思维。小米需要摆脱对标思维的束缚,从追赶者向定义者转变。毕竟以小米如今的行业地位,已过了单纯对标的阶段。
这意味着小米不仅要学习苹果、保时捷和特斯拉的长处,更要挖掘并强化自身独特基因。只有当小米的产品无需通过对标来证明价值时,才能真正赢得市场的尊重。
三是调整创始人“IP”定位。雷军的个人形象应从营销主角向品质把关者转变。
具体而言,可减少在营销活动中的曝光频率,增加在品控环节的参与度。当雷军更多以首席质量官而非首席营销官的形象出现时,用户对品牌的信任度将会提升。
同时,小米应调整营销资源分配,从以创始人为主导的营销模式,转变为以产品和技术为核心的沟通策略,例如增加技术团队在发布会上的比重,通过工程师的直接讲解展示技术实力。
正如一位评论者所言:比起“逆天改命”的故事,大家更想看到你直面问题的态度。
小米的技术投入和研发成果值得肯定,但只有建立在诚实和负责基础上的创新,才能真正赢得用户的尊重与支持。
在演讲中,雷军分享了一句他喜爱的话:“你只管努力,其他的交给天意。”
然而,对于当下的小米来说,或许更应铭记:唯有真诚的努力,才能经得起公众的审视。
科技圈的“朝圣”现场,只留给敢把伤口撕开给大伙看的人。
继续捂盖子,下一次就不是弹幕嘲讽,而是空荡的发布会现场。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Note: | _VIEW_NEWS_FULL |
延伸阅读 |
![]() |
![]() |
![]() |
![]() |
![]() |
![]() |
![]() |
![]() |
![]()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