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58年,"最特殊的客人"重登联大讲台 ...
拉登上讲台,宣称叙利亚正“重拾其在世界中的应有地位”。
这是继1967年的时任总统努尔丁·阿塔西之后,叙利亚国家领导人重踏美国领土、重返联大舞台,而这位座上宾不久前还是美国认证的“国际恐怖分子”,可谓本届联大最戏剧性的场景之一。
叙利亚在联大多边舞台高调呈现外交突破,其实是去年12月叙政治剧变、政权更替以来,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与叙过渡政府持续外交接触、多次铺垫、各取所需的自然结果。对各方而言,直接接触都只是潜在战略调整的第一步,面对多种潜在变数,叙国内和地区局势可能朝什么方向发展,仍需谨慎观察。

沙拉在联合国大会上呼吁取消对叙利亚的所有制裁
各图所需、水到渠成的回归
即便不谈演讲内容,沙拉站在联大讲台发言的画面本身,对国际社会和国际政治舞台已经产生了足够的戏剧性效果。这一点从横向、纵向两相对比显得尤为明显。
就横向来看,本次联大与沙拉登台具有类似效应的无疑是巴勒斯坦迎接第二波西方承认浪潮,可作为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巴合法领导人阿巴斯遭美国吊销签证,只得以视频形式讲话;相比之下,不久前还是美国指定“国际恐怖分子”、当前领导人身份尚未“转正”的沙拉反而亲临纽约(专题),从联大讲台到场边开展“旋风外交”。
就纵向来看,叙利亚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其领导人历史上只有两次来到联大舞台——第一次要追溯到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结束、叙利亚失去戈兰高地后,阿塔西在联大发表演讲。三年后阿塔西被哈菲兹·阿萨德的“纠正运动”推翻,而在阿萨德父子时代54年,美叙关系紧张,领导人不受美国待见,常年由外长代表叙利亚出席联大。
假如没有去年12月叙政局突变、阿萨德政权垮台,1967年阿塔西率团那次仍会是叙领导人迄今唯一一次联大之行。而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如今这第二位叙利亚领导人从“国际恐怖分子”到美国和联大“座上宾”的身份切换之快:
曾以“朱拉尼”之名更为人知的沙拉,22年前加入“基地”组织,2006年因在路边安装炸弹被驻伊(拉克)美军逮捕、囚禁五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后,他领导的“努斯拉阵线”(2016年与“基地”组织分家,后重组为“沙姆解放组织”)和他本人先后被美国国务院认定为恐怖组织、国际恐怖分子,还在2017年5月被美国悬赏1000万美元缉拿……
19年来,沙拉先后做过美国“阶下囚”、美国悬赏的“国际恐怖分子”、美国与联大欢迎的“座上宾”。而官方取消恐怖分子认定、撤销缉拿悬赏、应邀成为最特殊的“纽约客”,如此反差鲜明、天壤之别的身份改变,就发生在不到10个月内。
这固然从侧面体现了美国政府对叙政策的灵活与弹性(毕竟阿萨德政权是沙拉与白宫的“共同敌人”),但也不能否认是双向奔赴的结果。沙拉及其“沙姆解放组织”打破叙原有政治生态,成为该国乃至中东地区新的“X因素”,让各方看到了新的契机,亦有了各自的新需要。各图所需,自然开始接触,且铺垫早已做足。
域外大国乃至国际社会对叙过渡政府的核心诉求,就是减少中东地区的不稳定因素,主要是参与反恐合作(而非与恐怖主义和极端组织合作),其次还包括促成难民回归、缓解地区和欧洲国家的难民压力与危机。
与此同时,它们也希望通过激励与施压等“组合拳”式的接触,促使过渡政府在叙国内推动各项改革,包括尽早举行全国大选、建立能整合全国各地的多元包容政府,保护少数族裔、宗教少数、妇女等群体的权利,实现国家和平重建。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本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叙利亚过渡时期总统艾哈迈德·沙这是继1967年的时任总统努尔丁·阿塔西之后,叙利亚国家领导人重踏美国领土、重返联大舞台,而这位座上宾不久前还是美国认证的“国际恐怖分子”,可谓本届联大最戏剧性的场景之一。
叙利亚在联大多边舞台高调呈现外交突破,其实是去年12月叙政治剧变、政权更替以来,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与叙过渡政府持续外交接触、多次铺垫、各取所需的自然结果。对各方而言,直接接触都只是潜在战略调整的第一步,面对多种潜在变数,叙国内和地区局势可能朝什么方向发展,仍需谨慎观察。

沙拉在联合国大会上呼吁取消对叙利亚的所有制裁
各图所需、水到渠成的回归
即便不谈演讲内容,沙拉站在联大讲台发言的画面本身,对国际社会和国际政治舞台已经产生了足够的戏剧性效果。这一点从横向、纵向两相对比显得尤为明显。
就横向来看,本次联大与沙拉登台具有类似效应的无疑是巴勒斯坦迎接第二波西方承认浪潮,可作为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巴合法领导人阿巴斯遭美国吊销签证,只得以视频形式讲话;相比之下,不久前还是美国指定“国际恐怖分子”、当前领导人身份尚未“转正”的沙拉反而亲临纽约(专题),从联大讲台到场边开展“旋风外交”。
就纵向来看,叙利亚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其领导人历史上只有两次来到联大舞台——第一次要追溯到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结束、叙利亚失去戈兰高地后,阿塔西在联大发表演讲。三年后阿塔西被哈菲兹·阿萨德的“纠正运动”推翻,而在阿萨德父子时代54年,美叙关系紧张,领导人不受美国待见,常年由外长代表叙利亚出席联大。
假如没有去年12月叙政局突变、阿萨德政权垮台,1967年阿塔西率团那次仍会是叙领导人迄今唯一一次联大之行。而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如今这第二位叙利亚领导人从“国际恐怖分子”到美国和联大“座上宾”的身份切换之快:
曾以“朱拉尼”之名更为人知的沙拉,22年前加入“基地”组织,2006年因在路边安装炸弹被驻伊(拉克)美军逮捕、囚禁五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后,他领导的“努斯拉阵线”(2016年与“基地”组织分家,后重组为“沙姆解放组织”)和他本人先后被美国国务院认定为恐怖组织、国际恐怖分子,还在2017年5月被美国悬赏1000万美元缉拿……
19年来,沙拉先后做过美国“阶下囚”、美国悬赏的“国际恐怖分子”、美国与联大欢迎的“座上宾”。而官方取消恐怖分子认定、撤销缉拿悬赏、应邀成为最特殊的“纽约客”,如此反差鲜明、天壤之别的身份改变,就发生在不到10个月内。
这固然从侧面体现了美国政府对叙政策的灵活与弹性(毕竟阿萨德政权是沙拉与白宫的“共同敌人”),但也不能否认是双向奔赴的结果。沙拉及其“沙姆解放组织”打破叙原有政治生态,成为该国乃至中东地区新的“X因素”,让各方看到了新的契机,亦有了各自的新需要。各图所需,自然开始接触,且铺垫早已做足。
域外大国乃至国际社会对叙过渡政府的核心诉求,就是减少中东地区的不稳定因素,主要是参与反恐合作(而非与恐怖主义和极端组织合作),其次还包括促成难民回归、缓解地区和欧洲国家的难民压力与危机。
与此同时,它们也希望通过激励与施压等“组合拳”式的接触,促使过渡政府在叙国内推动各项改革,包括尽早举行全国大选、建立能整合全国各地的多元包容政府,保护少数族裔、宗教少数、妇女等群体的权利,实现国家和平重建。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Note: | _VIEW_NEWS_FULL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