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村庄,住一晚居然已经要两千了
特别是对长期在外、愿意交回宅基地的村民,留坝给予了最高补贴1.7万元。留坝县紫柏街道办《关于加快农村旧宅基地腾退复垦工作的通知》中,还明确要求腾退后的宅基地统一归村集体管理,不得转让。
这一办法既释放了集体土地资源,解决了宅基地“腾退难”,又避免了“空心村”现象进一步蔓延。这也正是撬动民宿开发的关键支点,为民宿项目落地和今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同时也为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奠定了基础。
同时,留坝县委县政府整合各类扶贫资金、项目贷款超3000万元,统一改造水电管网,重建房屋主体,把小留坝村民宿产业集群的“硬骨架”搭建起来。
在此基础上,“隐居乡里”等运营商进行设计改造,投入品牌和客源,开展管家培训,以轻资产模式展开运营。
沉睡的资源很快就被激活为活跃的资产。
2019年“隐居乡里·楼房沟”精品民宿开始运营后,人气火爆,入住的客人来自北京、四川、兰州、西安和汉中等诸多城市,九个院子的民宿长期客满,有时甚至到了一房难求程度,院子入住率常年达到80%以上。

“隐居乡里”精品民宿/图源:隐居乡里官网
开办民宿后,谁来做打扫和清洁?陈长春聘请村里的农妇做管家,每位管家负责一整个院落的清扫与服务,包括准备早餐与茶点。“我们民宿塑造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管家阿姨们,她们把家务活儿做好,让客人有去邻家乡下亲戚做客的感觉。”
陈长春对管家阿姨们采取“订单奖金制”,每接待一批客人就发放提成。
管家阿姨的底薪加上奖金,收入在每月2000元到4000元不等,这对人均年收入不足一万元的村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当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时,曾经在家中没有地位的农妇可以挺直腰板,经济的独立让她们在家庭事务中拥有话语权。民宿除了改变她们的生活,也慢慢改变了乡土与城市的链接。乡村不再是落后的土壤,城市游客的入住,为村民带来金钱,也带来更开放更文明的生活习惯。

管家阿姨在为客人准备饭菜/图源:隐居乡里官网
在整个隐居乡里民宿的收益分配设计上,年营收中30%归村集体、23%用于管家工资,10%-17%用于采购本地农产品。隐居乡里所在的小留坝村,通过这种运营模式,累计实现运营收益超千万元,村集体收益分成超300万元,还帮助销售当地农特产品30余万元。
在隐居乡里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同时,政府也顺势推出低息贷款等配套扶持政策,减轻了村民改造民宿的经济负担。许多人趁此热潮,开始改造自家宅基地建设民宿,“书与田”“山路景舍”“清风小筑”等小型自营项目陆续出现。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