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村庄,住一晚居然已经要两千了

楼房沟村落秋景/受访者供图
与陈长春合作的村委,也受到了村民的质疑。“你们村委就是胡整,建这么好的房子,谁会来这里住?”作为第一批建立民宿产业集群的村子,村民们对“民宿”毫无概念,质疑声不断。
小留坝村村支书夏道华坦言,当时大家也是壮着胆,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然而,螃蟹并不是送到嘴边的,抓螃蟹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
“一个外来人,想在村子里想站稳脚跟,需要三代人的时间。”
陈长春感受最深的是,刚开始进入小留坝村做民宿时,如果与村民进入对抗关系,“你连一只老鼠和一条蛇都打不过,更别说村民了。”他举例,由于建民宿的都是老宅,挖开房子时遇到过蛇窝子和老鼠洞,城市经验在乡村里,毫无用处。
楼房沟民宿两千一晚的售价,村民们心中有自己的“账本”。
“把我的房子租过去,一年两千的租金,但他一晚上就能卖到2000块钱。”
“哪怕一年只卖了一晚上,陈长春都能回本。”
“我们的山水和我们的房子,凭什么让他赚那么多?”
……
面对反对声很大的村民,陈长春有自己的经营哲学:“只有把村民带动起来发家致富,他们才不会站在你的对立面。”
02
县域文旅方法论
乡村是距离人性最近的地方,人性的良善与真诚也是最动人的,但残酷也是最动人的。陈长春认为,如果外来资本要在乡村发展民宿做投资,必须将政府、企业、村集体与村民衔接起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企业发挥市场的优势,村集体发挥治理的优势,村民发挥劳动的优势。”
可是,如何让村民、企业、政府三方都能平衡且共生?
陈长春总结出乡村振兴的三步路:村集体打样,百姓做主体,社会资本是补充。而其中的核心则是:让村民从中能赚到钱。
以“隐居乡里·楼房沟”所在的小留坝村为例,村里以合作社为主体,寻找可做民宿的房子时,首先将农户“一户多宅”的房屋和闲置土地收归村集体,政府再对农户的搬迁类别设定差异化补助标准,补贴额度从0.5万元至1.7万元不等。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