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国的重大损失" 95岁孔杰荣逝世

1960年8月15日上午9点钟整,三十岁的孔杰荣(柯恩,Jerome Alan Cohen)拿起书本,第一次开始学习中文——那对他来説似乎是人生的重要转折,因此在一篇回忆录中记下如此精准的时间。


当时还年轻的他不会想到,那一刻后来促使他开创了西方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先河,他也被尊称为中国法律研究的“教父”。

这位杰出的法律学者于9月22日星期一晚间辞世,享寿95岁。

孔杰荣教授还在美中建交等重要东亚外交事务中起到关键作用。并且长期投入人权倡议,帮助普通人,他的品格和善良影响了无数人。他的一生富有传奇,难以简单评述。

香港大学法律学院院长傅华伶教授对BBC说,“他对英语世界中的中国法律事务与研究所带来的影响,具有开创性意义——这毫不夸张。”

“在过去数十年间,许多有幸在生命不同阶段结识他的人,都将他视为导师、典范,更是挚友。用意第绪语来说,‘mensch’一词是对他的最佳诠释。”



该词是犹太人的语言,直译为正人君子。

提交秘密信函促美中建交

孔杰荣与中国结缘始于他对美国外交的稔熟。早年他在美国前国务卿迪安·艾奇逊(Dean Acheson)的律师事务所职业,也曾任联邦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的顾问,对于冷战期间美中交恶深有体会。

较少人知道的是,1968年,他与哈佛教授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傅高义(Ezra F. Vogel)等人合作,起草了一份有关美中关系的备忘录,秘密递交给当选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理查德·尼克松)。

其中一个重要提议,是派遣一位特使秘密访问中国。

孔杰荣教授等人在这份备忘录中写道,“您应当认真考虑安排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进行机密对话,甚至在必要时可以予以否认。该特使将传达新政府有意愿听取中国在广泛议题上的看法,包括越南与裁军问题,并在比华沙更为非正式的的场合下,探讨建立正常关系的前景。”

后来尼克松派遣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在1971年秘密访问北京,正是采用了其中的提议。这次秘访为次年尼克松访华的“破冰之旅”打下基础。


“很多人看到的基辛格博士密访中国都是这些建议的结果”,美国前律师协会法治项目中国主任虞平博士对BBC说。他与孔教授共事20年之久,非常瞭解孔教授的经历和为人。

虞平还提到,孔杰荣当时还介绍了时任参议员、甘迺迪总统的弟弟泰德·甘迺迪(Ted Kennedy)与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黄华秘密接触,“开辟了美国和中国沟通的另一条管道”。

“可以不夸张地说,孔教授对于最终两国邦交正常化起了关键作用。这也是为何他被中国外交部一直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孔杰荣等一众教授还在备忘录中还提到台湾问题,建议华盛顿平衡与北京和台北的关系。

他们那时便留意到,美国虽然承认中华民国政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名义上统治大陆、台湾与澎湖;但华府早已开始将其视为仅限于台湾与澎湖的政权,默认其无法重夺大陆。他们提议,美国应该在此基础上重申美国保卫台湾与澎湖的承诺。

1979年,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同时根据“一个中国”原则与中华民国台湾断交。

此一时彼一时,美中双边关系如今再次恶化,当初华盛顿对华接触的论调已逐渐被摒弃,两国进入激烈竞争甚至对抗。在法律层面,不少观察者认为,美国在1978年以后与中国合作发展法律体系的政策是失败的。他们认为,美方的原意是促成民主、法治中国,却使得共产政权更加专制。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普林斯顿大学中国留学生猝逝 学校邮件暗示原因 惨剧 中国游客无准备徒步遇险1死
    他"几乎愿意不惜一切代价满足中国需求" 朝鲜船挂五星红旗"假扮"中国船越界韩国
    普林斯顿大学中国博士后家中去世:系清华毕业生 中国宇树科技爆漏洞 大量机器人恐被"感染"
    抢在中国之前到达!美国将创造一项新的历史 埃及旅行失联中国女孩:她被拘禁 警方未透露原因
    西贝风波背后:"中国版麦当劳"的野心与陷阱 BBC:中国品牌汽车在这里快速崛起 越来越常见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