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演刘备时放狠话,如今孙彦军成大学校长

“要是能重来,我死也不接刘备!”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的讲台上,73岁的孙彦军身着笔挺西装,一句话让台下千余名举着《三国》海报的新生瞬间响起雷鸣般掌声。这位因1994版《三国演义》“刘备”一角成为一代人记忆的资深戏骨,如今多了个身份——该校终身荣誉校长,新生们私下念叨:“哪是校长啊,这分明是‘刘皇叔’从荧屏里走出来了!”
拒演风波:“豆芽菜”角色引的执念
1990年《三国演义》选角时,导演王扶林一眼相中了孙彦军——彼时在话剧舞台以“棱角鲜明”角色立足的他,眉宇间藏着与刘备贴合的仁厚气质。可当王扶林递来“刘备候选”标识时,孙彦军当场就把东西掷在桌上:“我才不演这哭哭啼啼的角色,活像根没骨头的豆芽菜,演着太憋屈!”
那时的他满心想挑战曹操这类有张力的角色,即便后来李姓演员因耍大牌退出曹操一角,他再度争取时,仍被王扶林一句话堵了回去:“你骨子里的正气,才是刘备该有的样子。”气不过的孙彦军甚至放话:“再逼我演刘备,我宁可去地里偷玉米!”
这份抵触情绪还闹了个剧组趣闻:拍摄间隙,唐国强(饰演诸葛亮)撺掇“刘关张”三人去附近玉米地掰几个解馋,陆树铭(关羽)、李靖飞(张飞)都顺利溜掉,唯独孙彦军被村民抓了现行,最后还是唐国强掏了五十块钱才把他“赎”出来。事后他还自嘲:“演刘备真是倒霉,连偷玉米都被逮,早知道当初该硬扛到底。”
深耕细磨:把“憋屈角”熬成传世经典
虽打心底抗拒,但老一辈艺人的职业敬畏,让孙彦军没敢有半分敷衍——他硬是把这个“不待见”的角色,当成了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为摸透角色内核,他把《三国志》里涉及刘备的篇章翻得卷了边,日日缠着历史学家拆解“东汉末年诸侯的生存逻辑”;为贴合人物言行,他在家刻意放慢说话语速,走路练起方步,连吃饭都端着架子,妻子哭笑不得:“这是走火入魔了,跟真成了古人似的。”导演蔡晓晴为他设计了“隐忍哭、痛心哭、恳切哭”三种哭法,仅哭戏就拍得异常煎熬:40度高温下连拍数条后,他直接中暑昏厥,醒来第一句不是喊疼,反倒问场记:“刚才那条能用吗?不行我再补拍。”
“三顾茅庐”的戏份更是磨人:为演出刘备求贤的恳切,他在隆中的雪地里来回走位十几次,雪花落满肩头、手脚冻得发麻也不叫停,直到镜头里自己的眼神“没有半分不耐烦”才点头通过;“白帝城托孤”那场戏,为吃透刘备临终前对百姓的不舍、对阿斗的担忧、对诸葛亮的不安,他连续三天没睡踏实,拍摄时哭到缺氧,杀青后足足缓了半小时才站起身。
这份较真最终换来了“封神”:1994版《三国演义》播出后,孙彦军的刘备成了难以超越的经典,原着党评价“他演活了刘备的‘仁’,不是软塌塌的懦弱,是藏着枭雄气的克制”,更留下了“孙彦军之后再无刘皇叔”的赞誉。
办学逆旅:抵押房产扛住的教育坚守
2000年,孙彦军辞掉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副院长的职务,带着攒下的积蓄南下广东,在东莞塘厦的荒地上创办了亚视演艺职业学院。可刚起步就遭遇致命打击:合作方卷走办学资金跑路,学校账上分文不剩,连房租都快交不起。
没退路的他,咬牙抵押了北京的房产,还带头给师生降薪,自己每月只拿几百块基本生活费。那段日子,他天天深夜去东莞湖边徘徊,无数次想过放弃,可一想到几百名学生期待的眼神,又硬撑着回来:“刘备当年丢了徐州还能东山再起,我这点坎算啥?”这份韧劲,倒和他后来读懂的刘备“屡败屡战”特质不谋而合,这一守就是12年。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Note: | _VIEW_NEWS_FULL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