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没有找到工作 我流落到日本
当我离开中国去美国留学的时候,我没有想过要在国外工作,更没有想到要在日本工作。此前我的生活中与日本有关的事就两件:1984年中国政府邀请了3000个日本青年访华,我去天安门广场参加过与日本的访华青年的联欢活动;在去美国留学的途中,我是从东京转机飞往美国的。在东京成田机场候机时,我上过一次厕所。对日本的印象就是厕所很干净,既没有排泄物的异味,也没有掩盖异味的刺鼻的香味。
国际大学是日本第一所用英语作为教学和工作语言的研究生院。就工作而言,在国际大学任教对于日语五十音都不会的我没有劣势。但是日常生活中,因为不懂日语,刚到日本的时候的确充满了挑战。
我从美国飞到日本后,在1996年4月10日从东京乘坐上越新干线,穿越日本最长的隧道——大清隧道,来到了位于南鱼沼市的国际大学。22公里长的大清隧道就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在他的名著《雪国》里提到的隧道,而南鱼沼市就是川端康成笔下的雪国的一部分。
这里冬季的降雪经常会累积3~4米,也是著名的温泉之乡,并出产日本最好吃的大米:鱼沼越光米。
去新干线的浦佐车站接我的,是院长的秘书山田女士,她的英语很不错。她见到我后的第一句话就是“邢博士,你真的很高!怪不得院长从美国回来后,就兴奋的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高的中国人。”
我心里想,也许我的身高是院长Stronach决定雇用我的主要原因?!
山田女士是一个自来熟。在10分钟的路程上,她问了我许多问题。一个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问题是“Stronach院长是如何把你从美国给骗到雪国来的?”我心里很清楚,这是我唯一的工作。不来就意味着在美国继续失业。
为了不让她失望,我说:“Stronach院长告诉我,这里有日本最好吃的大米,冬天可以滑雪和泡温泉;我也想体验川端康成笔下的浪漫的雪国生活,就决定离开美国了。”
当我刚到日本的时候,我的姥爷就对我说,“日本好, 离家近,回家方便”,现在想来的确如此。从日本飞到上海也就3小时;从芝加哥飞回上海,需要17个小时,还要倒时差,太不方便了。
近几年,“润日”突然成了一个新潮。来日本旅游、留学、投资、置业的国人越来越多,许多上海人把日本称为“后花园”,而我纯粹是一个偶然机会才在30年前流落到日本的。
其实,人生的道路是不可以设计的,努力沿着眼前可走的路向前走,就会走出不同的精彩。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