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 吴泳铭23分钟演讲,让阿里巴巴股价涨了2200亿
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演讲结束后,阿里的股价开始明显增长,从9:30开盘的158.5港元/股,到11:11时已经上涨到了170.7港元/股,相当于在不到两个小时内市值增长了2200亿港元。

显然,对阿里股价而言,这是一场价值连城的演讲。笔者全程在现场听了吴泳铭的分享,我觉得他主要对AI未来的发展路线,以及阿里在这个未来中扮演什么角色,进行了“定义”和“定位”。而阿里在吴泳铭演讲后股价大涨,可以理解为外界对于吴泳铭给出的“定义”和“定位”给予了“正反馈”。
吴泳铭的“定义”和“定位”其实可以用他演讲中的一段话来很好地总结:“AI 将会替代能源的地位,成为最重要的商品,驱动千行百业每天的工作……Token 就是未来的电……阿里云的定位是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提供世界领先的智能能力和遍布全球的?AI 云计算网络,向全球各地提供开发者生态友好的 AI 服务。”
简单来说,吴泳铭眼中的蓝图不只是互联网、电商也不只是某个技术,而是成为AI时代的“水、电、石油”。
吴泳铭对这次演讲应该是非常重视的。我了解到,在吴泳铭成为阿里巴巴CEO后,他参与的所有致辞、电话会议都没有使用过PPT,但这次吴泳铭用了PPT去详细描绘他眼中的未来。
他演讲中的最高频词是“ASI(Artificial Superintelligence)”。“AGI 并非 AI 发展的终点,而是全新的起点。AI 不会止步于?AGI
,它将迈向超越人类智能、能够自我迭代进化的超级人工智能(ASI)。”吴泳铭说。
对于科技圈的人而言,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是2024~2025年被讨论更多的词,但ASI的热议度确实在明显上升。在笔者看来,这二者的本质区别其实在于对于“AI与人”之间的协作边界和AI自我迭代(进化)的能力存在差异。ASI更像是科幻片中的超越人类的某种灵智生物(硅基或碳基),可以有超越人类的智力、想象力、甚至创造力。
但现实是,目前AGI尚未实现。在虎嗅2025年与几位头部AI公司创始人沟通过程中,大家普遍认为“我们目前距离实现AGI还比较遥远”。而其中最本质的挑战是,AI的“通用”性不足,或者说不具备足够的“泛化”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吴泳铭提出“ASI”是存在挑战的:在AGI都没有实现的当下,更遥远的ASI到底能不能实现,没人可以知道。不过吴泳铭描绘了他眼中ASI实现的路径,以及阿里在这个路径之中目前的阶段。
吴泳铭认为,实现ASI需要三个阶段,而当下阿里处于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智能涌现”,特征是“学习人”。
第二个阶段:“自主行动”,特征是“辅助人”。
第三个阶段:“自我迭代”,特征是“超越人”。
那么在这条ASI之路上,阿里要怎么做呢?吴泳铭给出了两个“抓手”,这也就是他演讲中重点描述的“两个判断”:
1.大模型是下一代的操作系统。
2.超级 AI 云是下一代的计算机。
笔者总结一下,吴泳铭的意思是,ASI可以实现,阿里目前进化到第二阶段了。在整个ASI实现的过程之中,AI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不断升高,甚至可以成为新的“能源生态位”,而在如此重要的AI窗口里,大模型和云将像三十年前“个人PC和桌面系统”一样成为“人手一个的基础工具”。而阿里云将会继续发力大模型和AI云两个关键方向。
在吴泳铭演讲之后,阿里云CTO周靖人一口气宣布了十余款新品,涵盖了大模型、AI工具、云产品、Agent……基本上都是沿着吴泳铭所描述的“两个判断”而展开的:大模型+AI云。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在9月24日上午10点许,
显然,对阿里股价而言,这是一场价值连城的演讲。笔者全程在现场听了吴泳铭的分享,我觉得他主要对AI未来的发展路线,以及阿里在这个未来中扮演什么角色,进行了“定义”和“定位”。而阿里在吴泳铭演讲后股价大涨,可以理解为外界对于吴泳铭给出的“定义”和“定位”给予了“正反馈”。
吴泳铭的“定义”和“定位”其实可以用他演讲中的一段话来很好地总结:“AI 将会替代能源的地位,成为最重要的商品,驱动千行百业每天的工作……Token 就是未来的电……阿里云的定位是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提供世界领先的智能能力和遍布全球的?AI 云计算网络,向全球各地提供开发者生态友好的 AI 服务。”
简单来说,吴泳铭眼中的蓝图不只是互联网、电商也不只是某个技术,而是成为AI时代的“水、电、石油”。
吴泳铭对这次演讲应该是非常重视的。我了解到,在吴泳铭成为阿里巴巴CEO后,他参与的所有致辞、电话会议都没有使用过PPT,但这次吴泳铭用了PPT去详细描绘他眼中的未来。
他演讲中的最高频词是“ASI(Artificial Superintelligence)”。“AGI 并非 AI 发展的终点,而是全新的起点。AI 不会止步于?AGI
,它将迈向超越人类智能、能够自我迭代进化的超级人工智能(ASI)。”吴泳铭说。
对于科技圈的人而言,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是2024~2025年被讨论更多的词,但ASI的热议度确实在明显上升。在笔者看来,这二者的本质区别其实在于对于“AI与人”之间的协作边界和AI自我迭代(进化)的能力存在差异。ASI更像是科幻片中的超越人类的某种灵智生物(硅基或碳基),可以有超越人类的智力、想象力、甚至创造力。
但现实是,目前AGI尚未实现。在虎嗅2025年与几位头部AI公司创始人沟通过程中,大家普遍认为“我们目前距离实现AGI还比较遥远”。而其中最本质的挑战是,AI的“通用”性不足,或者说不具备足够的“泛化”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吴泳铭提出“ASI”是存在挑战的:在AGI都没有实现的当下,更遥远的ASI到底能不能实现,没人可以知道。不过吴泳铭描绘了他眼中ASI实现的路径,以及阿里在这个路径之中目前的阶段。
吴泳铭认为,实现ASI需要三个阶段,而当下阿里处于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智能涌现”,特征是“学习人”。
第二个阶段:“自主行动”,特征是“辅助人”。
第三个阶段:“自我迭代”,特征是“超越人”。
那么在这条ASI之路上,阿里要怎么做呢?吴泳铭给出了两个“抓手”,这也就是他演讲中重点描述的“两个判断”:
1.大模型是下一代的操作系统。
2.超级 AI 云是下一代的计算机。
笔者总结一下,吴泳铭的意思是,ASI可以实现,阿里目前进化到第二阶段了。在整个ASI实现的过程之中,AI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不断升高,甚至可以成为新的“能源生态位”,而在如此重要的AI窗口里,大模型和云将像三十年前“个人PC和桌面系统”一样成为“人手一个的基础工具”。而阿里云将会继续发力大模型和AI云两个关键方向。
在吴泳铭演讲之后,阿里云CTO周靖人一口气宣布了十余款新品,涵盖了大模型、AI工具、云产品、Agent……基本上都是沿着吴泳铭所描述的“两个判断”而展开的:大模型+AI云。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Note: | _VIEW_NEWS_FULL |
延伸阅读 | Mor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