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新闻,看得我瑟瑟发抖
毕竟如果你没看到过这些事情,说不定就会触犯法律,到时候,等待在前面的就是牢狱之灾了。今天说3个小新闻,大家看完一定要时刻警惕,千万别栽了。
第一个事情,是一名女教师,在两个3人的微信群里聊“某教师卖淫的不实信息”,被行拘。我查了一下媒体的报道,上面称和这位女教师聊天的闺蜜,也被拘留。
真是倒血霉了。
那么这个“拘留”是否符合法律程序呢?
我询问了一下专业人士,可以明确告诉各位:法理上是完全站得住的。也就是说,即便这名女子不服处罚,将公安局告上了法庭,大概率也不会有任何作用。
这是“无解”的。别看只是“3人小群”,只是“父母、闺蜜”,都没用。
因此要建议大家,有些事别杠,也别去瞎说,保护好自己。
至于为什么看到这种消息内心会有点“怪怪的感觉”,这应该是个言论自由的问题。换句话讲:感到“怪”的,是感到“太严了点”,让人害怕:被拘留的女子当然有错在先,但这个错是否需要直接到用公权力拘留的程度?

其实可以行拘,也可以“追究民事责任”。
也就是说,谁被抹黑污蔑的,谁就去起诉民事赔偿。如果是在西方国家,这种事较少动用警方,除非造成巨大的公众影响。并且按照医生、教师这种被污蔑名声后受影响比较大情况来看,民事诉讼的赔偿金会相当可观。
也就是说,怎样处理,是可以摇摆的。
第二件事,也是官方媒体报道的内容,“鹤山发布”发了条视频:拒不开门配合入户排查,最高可处10日拘留,加500元罚款。
是这样吗?
是的!

在几种情况下是有明确法律规定,你不配合,他们就能抓你。比如传染病排查、治安问题、消防安全。如果没那个必要,别杠,杠不赢。尤其是和“传染病”有关,千万别杠,因为弄不好还不只是行拘,并且你起诉也没用。
但是要强调一下,有些入户排查纯属狐假虎威,比如居委会摸底、人口统计,还有什么网格员“调查”之类,居民有权拒绝开门或拒绝配合。如果他们说要拘留你,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吓你,要么是他们不打算遵纪守法了。
这条新闻有意思的是评论区关闭(见上截图),显然是有些网友感到压抑,于是“口不择言”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可能在于“入户的太随意”,这也让人感到害怕。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 |
![]() |
![]() |
![]() |
![]() |
![]() |
![]() |
![]() |
![]() |
![]()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