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师,成了学校争抢的香饽饽




《青春派》剧照

最终被聘用的银龄教师,大多有中高级职称,经验丰富,或是教学骨干,或是学校领导。他们不仅能胜任日常教学,还能带动年轻教师成长。这种高门槛筛选,在经济发达地区尤为明显。

“银龄计划”是针对老龄化社会,挖掘老年人力资源的一项举措。“实施银龄讲学计划,是多赢之举。”教育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不少退休教师教学经验丰富,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完全有能力返校讲学。

“不仅是中小学,一些职业院校、民办学校也会招聘银龄教师。”对农村学校来说,银龄教师还有一个隐形优势——成本低。熊丙奇分析,尤其在农村地区,“退休教师有退休金保障,相对于招聘在编教师,不需要投入太多经费”。

03

银龄计划之外

而近两年,有人将年轻教师就业难归咎于退休返聘,认为是老年人在“抢饭碗”。

但从数据看,《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使全国银龄教师队伍总量达到12万人。这与2024年全国1885.01万的专任教师规模相比,占比仍很低。

熊丙奇认为,银龄教师与年轻教师并非互相挤占的关系。二者定位不同,“有些岗位年轻人不愿意去,或难以胜任的”,正好由银龄教师填补。

但学校的学生数量、课时总量是固定的,所需教师人数也大致稳定。史颖姿认为,银龄教师虽不占编制,却可能挤占有限的临聘岗位或人才引进名额。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招聘银龄教师被不少地方视为“避险”策略。它填补了短期缺口,却未解决师资断层的根本问题。


不可否认,银龄教师为教育提供了重要支持。他们以丰富的经验重返课堂,缓解了部分学校师资短缺的状况,“传帮带”机制也为年轻教师铺路,实现教育经验的代际传承。



银龄教师为教育提供了重要支持/图源:图虫·创意

但作为曾经的学校管理者,史颖姿也窥见其中的脆弱。

“一年一签”的合同给学校灵活调整的空间,但也意味着当校方希望续签时,教师可能因个人或家庭原因随时离开。以初高中为例,即意味着难以完整跟进三年的教学周期。史颖姿表示,这种不稳定性给管理带来压力,也可能影响学生教育的连贯性。

同时,银龄教师大多不参与常规考核、不评职称。他们更像是“临时工”,参加教研和培训,却很少承担长期教学规划,也难以对学科建设做长远贡献。这可能导致部分银龄教师缺乏长期发展动力,工作积极性参差不齐。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九一八事变94周年,深圳日本人学校停课 要么走账,要么走人…大学老师开始"贷款上班"  (1条评论)
    网疯传女生宿舍产子"失血过多去世" 学校:她平安 德州黑人女生柯克追悼会上挑衅被捕 州长:挑错了学校!
    英特尔中国换帅:其首位女董事长王锐宣布本月退休 真正的上流生活,把退休老干部都惊呆了
    一个学生配三名老师,大湾区大学来了 加国退休女子面临难题 恐交高额税   (1条评论)
    中国学校100多名师生呕吐肚痛 官方急查 6郎平退休在美生活好滋润,和女儿海边遛狗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