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 马斯克:月球计划当然还在推进,30年内建成自给火星城
特斯拉正在开发AI5芯片,算力约为AI4的8倍,性能将提升40倍。
SpaceX将在两年后发布星链手机,未来有可能收购传统移动运营商。
xAI团队正对Grok 5模型进行训练,马斯克认为2030年AI整体能力可能超过全人类总和。
人口下降和生育率低迷导致人类智能处于停滞甚至下滑状态,人类会面临“自我毁灭”风险。
9月15日消息,在近日举办的2025 ALL-IN峰会上,“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Elon Musk)通过远程连线现身,谈及了擎天柱(Optimus)、特斯拉自研芯片、星链手机计划和Grok模型的最新进展,并分享了对人工智能、人口危机与人类未来的看法。
马斯克专访爆猛料:擎天柱三代有“人类手”,星链手机2年上线
马斯克一边描绘着人工智能将在2030年前超越人类总和智慧的未来,一边又警告西方社会正陷入人口下滑与“自我毁灭”的危机。
以下为部分对话内容精选版:

01. 马斯克倾注最多精力在Optimus
问:擎天柱(Optimus)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产品。目前进展如何?你在这款产品上投入了多少精力?现在是第三版还是第四版?
马斯克:我们正在敲定擎天柱第三版的设计,这款机器人将会非常出色。它将具备接近人类的手部灵活性,也就是说拥有一只高度复杂的机械手,还配备能自主导航并理解现实环境的人工智能 “大脑”,并且会实现大规模量产。这三点是其他机器人公司都不具备的关键要素。
目前,在所有项目中,擎天柱可能占用了我最多的精力,比其他任何单一项目都多。这需要解决现实世界中的人工智能问题、擎天柱的机电一体化问题,以及供应链和生产方面的挑战。我们必须从零开始搭建,原因是类人机器人的供应链目前根本不存在。这就需要进行大量的垂直整合,而且擎天柱所使用的所有执行器,都无法从现有的供应链中获取。如果能成功,擎天柱将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产品。到2030年,实现规模化生产后,每台机器人的成本预计约为4万美元。
问:那第一批机器人的成本会是多少?我们什么时候能买到一台,用在牧场作业上呢?你之前提到,一旦年产量达到100万台,边际生产成本大概在2万美元左右。
马斯克:这会受到机器人中人工智能芯片成本的影响。执行器(actuator)的效率也需要大幅提升,每只手臂就有26个执行器,包括电机、齿轮箱和功率电子设备。人工智能芯片的成本不低,可能会占物料清单成本的5000到6000美元,甚至更高。
所以,当擎天柱年产量达到100万台时,生产成本预计在2万到2.5万美元之间,最终售价则会根据市场需求来定。
问:过去几十年,你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厂运营经验。打造擎天柱的难度,和研发Cybertruck、Model Y、Model X,或是建设超级工厂(Gigafactory)相比,到底谁更大?
马斯克:擎天柱比这些都难多了,但比星舰(Starship)要简单一点,难度介于Model X和星舰之间。
问:那硬件和软件,哪个更有挑战性?
马斯克:目前来看,主要难点在硬件的最终设计上,尤其是手部设计。当然,机器人的其他部分也很重要,但包括小臂在内的手部设计,占据了整个机器人工程难度的大部分。
问:假设我们克服了硬件方面的挑战,凭借现在大语言模型的发展,能从中直接获得哪些助力?消费者能不能直接和机器人互动、下达指令,机器人又能否理解并执行呢?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