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菲黄岩岛事件] 台湾不能在中共"黄岩岛战"中缺席

从暂时占有法律战的升级


中国国务院日前宣布设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划定核心区与实验区,禁止外部渔捞、旅游与商业活动。 表面上,中国将此举包装为“生态保护”与“永续发展”,甚至强调是“负责任大国”应有的表率。 但若结合近期中菲在黄岩岛周边的频繁冲突来看,这项措施无疑是中国借“生态治理”之名强化主权行使的法律战手段。

黄岩岛位于菲律宾吕宋岛西方约230公里,长期是菲国渔民的传统作业海域。 2012年中国海警船以非法捕鱼为由驱赶菲国渔民,自此取得实质控制。 2016年海牙仲裁裁定中国九段线声索无效,但中国拒绝接受,反而进一步推进行政化手段:先是宣布领海基线,现在更升级到自然保护区。 换言之,中国企图在法律、制度层面一步步把暂时的占有,变成无法逆转的占领。

中国选择在此时设立保护区,背后有两层战术考量。 首先,将生态治理作为一张《国际友善的面具》。 当中国在南海进行填海造岛、军事化建设受到广泛批评时,反过来以“生态保护”作为新论述,意图消解外界疑虑,甚至制造话语优势。 其次,民族主义仍是内部动员的主轴。 近来适逢《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中国透过抗日电影、阅兵与民族教育再次推高民族情绪。 在此氛围下,强化对黄岩岛的主权行使不仅能对外展现强硬,也能在内部塑造“守护疆土”的政治正当性。

菲律宾抗议、美国行动,台湾?

面对中国行动,菲律宾立即表达强烈抗议,称此举非法且侵害主权。 菲律宾外交部并强调,黄岩岛位于其专属经济区范围内,中方无权划设保护区。 这番表态既是维护渔民利益,也是对国内舆论的回应。

美国则持续透过自由航行行动(FONOPs)挑战中国的《事先许可》规则。 八月间,美军“希金斯号”驱逐舰与“辛辛那提号”滨海战斗舰同时现身黄岩岛附近,明确展现对国际航行自由的支持。 中国虽宣称驱离成功,但美方立刻驳斥,强调其行动完全合法。 这种针锋相对,反映出南海已成美中战略角力的前线,而黄岩岛正是其中最敏感的节点之一。

在这场南海角力中,台湾的声音不可缺席。 黄岩岛在我方称为民主礁,依照中华民国宪法与现有法规,属于南海诸岛的一部分。 外交部已严正声明,中国无权片面划设保护区,这是对台湾主权的侵犯。 此一立场凸显:台湾并非局外人,而是利益攸关者。

台湾必须有角色

然而,台湾也面临一项结构性困境:若仅止于发表声明,容易被国际社会边缘化; 若单打独斗,又可能被中国“各个击破”。 因此,台湾在南海必须同时在三个层次展现积极角色:第一,与美国、菲律宾共商对策,融入区域安全架构; 第二,借力国际法,重申2016年海牙仲裁结果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展现守法行为体的形象; 第三,推动区域内的环境合作与渔业资源永续,与周边国家共同建构治理机制,凸显台湾真正的负责任态度。 唯有如此,台湾才能避免孤立,并强化自身作为“区域合作一员”的定位。




中国在南海进行填海造岛、军事化建设受到广泛批评时,便以“生态保护”为新论述,意图创造话语优势。 (资料照片/美联社)

阻止中国分化各个击破

黄岩岛保护区的设立,不仅是中菲摩擦,更是美中对抗的缩影。 中国借“生态治理”合法化主权声索,菲律宾强调专属经济区,美国则以军事行动维护航行自由。 在这盘棋局里,若台湾缺席,就等于任由中国独占话语权,进一步边缘化我方主张。

因此,台湾必须清楚表达:我们是南海秩序的利益攸关者,愿意透过合作来维护区域和平与资源永续。 唯有把自己定位为“区域合作的一员”,才能避免孤立,也才能与美菲并肩,阻止中国分化“各个击破”。 南海争端不会短期结束,但台湾唯有展现自信与智慧,才能不只是旁观者,而是塑造秩序的一环。

※作者洪浦钊为东海大学中国大陆暨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副执行长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延伸阅读 更多...
    中菲南海局势焦点: 黄岩岛是什么?中国有何计划? 中方新建黄岩岛自然保护区,鲁比奥帮腔菲律宾
    中国拟在黄岩岛成立生态保护区 菲律宾跳脚怒批 中国宣布:成立黄岩岛国家保护区 加剧紧张局势  (1条评论)
    中国国务院批复同意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国军方称"驱离"了进入黄岩岛海域的美军驱逐舰
    中菲黄岩岛再却起摩擦 菲律宾谴责中方高风险行为 菲律宾3天2闯黄岩岛 中方50艘船突然包围中业岛
    菲在黄岩岛浅滩举行军演 美海军情报高官访问马尼拉 中菲船只黄岩岛海域又杠上 菲国提外交抗议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