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b_substr(): Unknown encoding "_CHARSET2" in /var/www/vhosts/vandaily.com/httpdocs/includes/classes/news_core.php on line 1908

Warning: mb_strlen(): Unknown encoding "_CHARSET2" in /var/www/vhosts/vandaily.com/httpdocs/includes/classes/news_core.php on line 1909

Warning: mb_strrpos(): Unknown encoding "_CHARSET2" in /var/www/vhosts/vandaily.com/httpdocs/includes/classes/news_core.php on line 1911

Warning: mb_strrpos(): Unknown encoding "_CHARSET2" in /var/www/vhosts/vandaily.com/httpdocs/includes/classes/news_core.php on line 1914
1名将3文豪9宰 宋朝最牛一届"高考" | 温哥华教育中心
   

1名将3文豪9宰 宋朝最牛一届"高考"

北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在东京汴梁举行了一场科举考试,也就是宋代的“高考”。这次参加殿试的人员有400人,其中388人中举,仅有12人被黜落,考试通过率达到了惊人的97%!


宋朝若干的文化名人、思想家、政治家,都出于这个考试榜单。唐宋八大家中的苏轼、苏辙、曾巩,以及“关洛学派”的创始人张载、程颢,皆被“一网打尽”。

据学者统计,这一年的科考,一举替北宋国家储备了9位宰相人才,3位文学大家,另外还出了一位名将。388名中举的考生,后来有261人可以考证到真实姓名。

换句话说,这二百多人都做到了“青史留名”!可想而知,嘉祐二年这批金榜题名的进士,虽然不能说“个个身负绝学”,但是最起码没有一个是浪得虚名之辈。

这一批人杰出人才的成功出仕,对北宋政坛造成的影响,远不止二、三十年。那么,究竟是谁“慧眼识英才”,替北宋朝廷发现了他们,在这一场科考的背后到底又发生了哪些故事呢?

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八百年前的科考大八卦。在进入正题前,我先抛出一个重磅炸弹,想问一下各位:你们觉得“北宋第一才子”苏轼在这年的科举里得了第几名?

一、大才子苏轼的名次

如果说古代科考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那么苏轼到底是状元、榜眼,还是探花呢?我猜很多人会说,苏轼是第二名——榜眼,原因是他们都读过下面这个民间故事。



故事说:苏轼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写了一篇名叫《刑赏忠厚之至论》的文章,考官梅尧臣阅卷的时候看到后“赞不绝口”,于是把它呈给主考欧阳修。

欧阳修也觉得这文章写得很妙,可是他误以为这篇文章是学生曾巩的杰作,为了免得别人说他“偏私”,他只好“忍痛割爱”让,这篇文章屈居第二,于是苏轼就这样错失了当状元的机会。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因为宋代科考分三级:解试、省试和殿试。欧阳修主持的这一场考试是“省试”,当年的殿试的主考官是宋仁宗,苏轼最后得的是“乙科”(相当于二甲)第五名。

不过由于苏轼在殿试第四场“《春秋》墨义”中得了第一名,最后被提升了一名,排名第四,“赐进士出身”,而他的弟弟苏辙则被选为第五名“同进士出身”。

那么问题又来了,什么叫做“《春秋》墨义”呢?其实宋代的“墨义”相当于如今我们文科考试中的“填空”和“名词解释”,考的是一个人死记硬背的功夫。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身为“宋代第一才子”的苏轼在“省试”的时候考诗赋时“没及格”!北宋初期科考非常严格,当时省考选拔人才的时候,曾经有一个非常不近情理的规矩,即“逐场落过”。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Prev Page1234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延伸阅读
    4名将官出事坐实 中共要官宣了(图 中国4名将领被罢免人大代表,含上将王春宁
    山东高考状元王端鹏因长相被嘲讽,如今他怎样了 意20岁游泳名将在机场偷香水被捕,刚拿世锦赛铜牌
    乡村少年高考689分进入清华大学 "王浩文拐卖儿童案"又一受害人找回:高考后才认亲
    强制汉化!北京取消西藏高考必考科目藏语 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的外卖小哥:高考后打暑假工
    母语成选修课?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 藏文被踢出高考! 好的系统保护不懂规则的普通人,高考志愿恰恰相反
     推荐:

    comments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Security Code *: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right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right picture)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