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思維的bug?愚蠢,總是比邪惡更可怕




相比邪惡,愚蠢才是善良最大的頑敵

迪特裡希·朋霍費爾(Dietrich Bonhoeffer),是德國贰戰前著名的哲學家、心理學家和神學家,他才華橫溢卻又異常勇敢,擁有數個博士學位,並在贰戰前夜赴美並獲得了永居權。但為了救助苦難深重的本國民眾,朋霍費爾在1939年毅然回到德國,以牧師的身份參與對希特勒及其黨徒的軟抵抗工作,最終,他因為常年參與反法西斯的抵抗組織而於1943年被捕,1945年4月,在納粹德國即將滅亡的前夕,他被黨衛軍緊急秘密處死。他死後不到壹個月希特勒就自殺了。而朋霍費爾去世時年僅39歲,我們無法想象這位勇敢而偉大反法西斯勇士如果能活到戰後,能為人類結出什麼樣的思想碩果。



但也許是預感到納粹不會放過自己,朋霍費爾在被關押的兩年中筆耕不輟,將自己的思想結晶寫成了《獄中書簡》。這本著作中最著名的篇目名叫《論愚蠢》,在該篇章中,朋霍費爾提出了兩個洞悉人性黑暗與幽微的論斷:

第壹,愚蠢不是壹種智力狀態,而是壹種道德狀態。

第贰,相比於備受譴責與警惕的邪惡,其實愚蠢才是人類良善最大的頑敵。愚蠢比邪惡更可怕。

由於受過系統而專業的德式邏輯學訓練,朋霍費爾的論說是邏輯嚴密、環環相扣,但卻又高度凝練的。所以要理解朋霍費爾為什麼說愚蠢比邪惡更可怕。我們必須首先解析他的前壹個論斷——為什麼說愚蠢是壹種“道德狀態”,而不是“智力狀態”?


即便你在大學期間學的是文科,沒有受過高數微積分的折磨,你在中學時應該也接觸過叁角函數、解析幾何、極限、求導等等概念。在學習較高深的數學概念的時候,你會發現不同的人在智力上的差距的確是明顯的——有些學習者對這些概念壹點就通,能熟練運用,而另壹些人則如墜雲裡霧裡,看不懂其中的奧妙所在。

這就是不同的人在“智力狀態”上的差距——中國人往往形容智商高為“聰明”,這其實很准確,因為智商高的人,的確就像視力好、聽力強的人壹樣,能夠見人所未見,有些需要高智商的學科,那些屬於低智力狀態的人就像近視眼無法看清遠處物體壹樣,看不到就是看不到。

但朋霍費爾所定義的“愚蠢”卻並不指這種“看不到”的狀態,而更接近《福音書》中耶穌形容不信者時所說的那樣:“他們看是看見了,卻不明白,聽是聽見了,卻不知曉。”

在冷戰時代,美蘇在航天、微電子、生物等領域展開了全方位的競賽,期間蘇聯由於高度重視理科教育與科研,其實培養了壹大批絕不遜色於美國的相關專家。但邪門的是,在所有這些投入金山銀海的領域上,蘇聯最終都全方位落敗了——航天領域先勝後敗,在阿波羅登月計劃之後被美國徹底反超。微電子和生物領域則直接被老美狂甩出拾幾條街,直到今天俄羅斯在芯片生產、生物醫藥等領域依然是絕對的弱國。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壹頁12345下壹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