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场上的"民兵"方队到底是什么来头?
就在民兵逐步为职业化军队所边缘化之际,一种新的战争形式为民兵提供了舞台。1808年,拿破仑入侵伊比利亚半岛,却未曾想遭遇了西班牙与葡萄牙军民的顽强抵抗,神出鬼没的游击队将半岛战争变成了令拿破仑懊恼不已的“胃溃疡”,让曾经横扫欧洲的法兰西大军团束手无策。由此,游击战成为战争中处于弱势的一方对抗强势者的重要法宝,在贯穿19世纪的多场殖民战争中上演。


作为新生的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人,相当重视民兵力量,全民抗战将民兵组织。1922年1月,在香港(专题)海员大罢工中成立了第一支工人纠察队。作为我国农民运动的先行者之一,彭湃旗帜鲜明地提出“农民非有武装不成”。1924年8月,在广东省广宁县的农民运动中,诞生了第一支农民自卫军,以及《农民自卫军组织大纲》。在彭湃看来,农民自卫军“有事为兵,无事为农”。1925年1月的第四次党的代表大会提出,要普遍组织农民协会,发展农民自卫军。工人与农民自此便一直是民兵的核心来源,曾先后在革命斗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