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场上的"民兵"方队到底是什么来头?

在今年的九三盛大阅兵仪式上,英姿飒爽的民兵方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熟悉抗日战争历史或看过相关影视作品的读者肯定对我国军民开展地道战、地雷战重创日寇的事迹耳熟能详,而这些战例的主要实施者正是广大民兵群体,他们是“人民战争汪洋大海”与“军民团结、全民皆兵”精神的最佳注脚。
事实上,古今中外,民兵在多场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写了历史进程。而在今天,民兵仍旧在抢险救灾、维稳处突等非战争军事运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就让我们穿梭在历史时空中,去追寻和见证民兵所铸就的荣耀。

民兵制度的源起与演进
民兵制度早在商周时期出现,当时居住在城市及其近郊的“国人”平时务农、战时作战,以压服郊野地区的“野人”的反抗。虽然自商代后期起,名为“三军”的常备军制度开始兴起,但平民仍旧作为潜在的后备力量扮演着重要角色。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