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新闻] 纽约时报:报告称中国是改变世界能源格局的"推动引擎"

山东省的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摄于6月。
自工业时代开始以来,全球经济一直需要越来越多的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来推动经济增长。
然而,一份新报告指出,中国大力向全球销售电池、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的努力正在终结这样的时代,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专注清洁能源技术前景的研究机构Ember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在清洁能源行业的主导地位正在“为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创造条件”。
报告引用了大量数据来支撑这一结论。
研究人员发现,自2010年以来,中国的生产规模使这些技术的价格下降了60%至90%。他们指出,去年全球新投产的风能和太阳能项目中,超过90%的发电成本低于最廉价的化石燃料替代方案。在中国开始向该行业注入数十亿美元补贴之前,这种成本优势看起来可能无法想象。
“中国是推动引擎,”该报告的编辑理查德·布莱克说。“它正在改变的不仅是国内的能源格局,还有世界各国的能源格局。”
如果说北京正试图从谁的手中夺取能源领域的未来主导地位,那就是美国——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和出口国。特朗普政府几乎取消了所有联邦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并逼迫各国购买美国的化石燃料,将其作为贸易协议的一部分。
然而,可再生能源成本的持续下降意味着,许多国家——特别是较贫穷的国家——有强烈的动机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根据Ember的报告,中国制造的风能和太阳能设备带来的能源成本不断下降,使得墨西哥、孟加拉国和马来西亚等国近年来在使用可再生能源(而非化石燃料)发电进行日常活动方面超过了美国,比如建筑物的供暖制冷或交通动力。
Ember在近期的另一项研究中称,在过去12个月里,整个非洲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增加了60%,20个非洲国家在此期间的进口量创历史新高。
美国企业在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生产规模上远逊于中国,处于明显劣势。Ember指出,中国企业现在供应全球80%的太阳能电池板和60%的风力涡轮机。

中国力图主导可再生能源领域,一方面是出于经济原因,另一方面也是通过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来保护国家安全。但这对地球健康的积极影响却大到不可估量。长期以来,科学界一致认为,大幅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是减缓气候变化速度的最可靠方法。
泰国前副总理素威·坤吉提表示:“长期以来,新兴经济体似乎一直面临着增长与可持续性之间的两难选择。”他说,Ember的报告“挑战了这种假设”。
诚然,出于地缘政治原因,部份国家未必愿意过度依赖中国的技术。而且,几乎没有多少发展中国家具备足够财力来建设像中国那样的能源传输和储存设施,正是此类基础设施让中国得以快速完成国内电网转型。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