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轮国补落地,"续命药"不能停?
国补“续杯”,是提振中国经济的灵丹妙药,还是为特定产业续命的药不能停?
01
2024年3月,《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出台,“两新”政策正式启动。同年7月推出了“两新”的配套资金方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统筹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两新”,其中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各1500亿元,统称为“国补”。
虽然文件标题中没有点名,但从“国补”名单看,发力方向是清晰的,就是家电(含数码产品)消费和汽车消费。可以这样理解“两新”的政策目标:“小目标”是为受制于需求不足的两大产业纾困;“大目标”则是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药效”最明显的是家电消费。2024年,国补出台前的1—7月中国家电零售市场规模为4722亿元,同比下降4.3%。8月份后,政策发力后持续增长,12月达到高潮,同比增长23.4%。靠这波第四季度的“翘尾”,2024年全年的家电消费比2023年增长了12.3%。头部厂商的业绩也均有明显改善,美的、海尔、格力“三巨头”的净利润都有同比两位数的增长。国补确实为家电企业制造了一场“小阳春”。
相比之下,国补对汽车消费的拉动作用,只能说是一言难尽。
2024年,国内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量达2290万辆,同比增长5.5%。不错的增长表现也算是打破了这几年汽车市场的冷寂。但是,价格战的硝烟“卷”走了大半的行业利润。以价换量、增量不增收,依然是汽车产业的痛点。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2024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24年乘用车经销商零售总额达4.8万亿元,同比增长2.1%。这区区2个点销售额增长,却是以大幅打折换来的。2024年乘用车成交价为20.4万元,同比下跌1.3万元,市场折扣率高达17.6%。再加上1.5万元至2万元的以旧换新置换补贴,2024年中国汽车打了一个史诗级的大折扣。
因此,销量增长意味着亏损扩大。据业内测算,如果以2023年的新车销售折扣水平计算,2024年车市价格战导致乘用车零售市场损失1956亿元。真是越补越亏。
综合而言,国补对家电产业的确是一副立竿见影的补药,汽车产业却是“虚不受补”。
这种差异其实也不难理解。家电消费市场的总规模不过万亿有余,几百亿国补足够“刺激”。可是,汽车消费市场的总规模高达三四十万亿,百亿、千亿的补贴能掀起多大浪花?
微观层面上也是如此。搁在购物车里“种草”的家电产品,打个百八十的折,就足以改变消费决策。十几万、二十万的购车决策,却不是一两万的补贴能轻易改变的。所以,汽车经销商还得补上“折上折”,才能打动消费者,以完成政策发力推高的销售目标。
汽车国补与其说是鼓励了汽车消费,不如说是变相鼓励了“价格战”。本质上还是降价去库存的以价换量,该怎么卷还是怎么卷。行业的整体处境并没有因为国补而改变,只不过一部分“内卷”成本通过国补转嫁给了财政,由纳税人埋单。
当然,能增加销量去库存总归算是好事。但是,高度依赖补贴的消费增长产生并不能稳定改善预期,有明显的“药物依赖”副作用。

02
国补助力下,今年上半年的家电消费和汽车消费均出现了10%左右的同比增长。然而,随着6月份多地暂停发放补贴,增长势头戛然而止。汽车消费市场尤为明显。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7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183.7万辆,同比增长6.9%,但环比下降了11.9%。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