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热气球惨案] "无法载客的热气球"——香港又一场尴尬的"国际盛事"
经济学者李兆波表示,政府以安全为由拒绝载客实在无可厚非,但有感事件尤如“漫画《蜡笔小新》的笑话”,因热气球节活动备受关注,在接近最后一刻才告知会临时取消载客项目,导致消费者的体验不好,亦会影响香港的印象。
他指出,政府在“盛事”成功时,会自称自己有份“资助”或“推广”,但出现状况后则指称活动由主办单位负责,让人感觉“难看”,并反问若香港需要推广旅游,应否有更高层次的政府部门统筹并协调相关事宜,例如尽早与主办单位沟通,研究如何处理。
香港政府近年开始大力推动“盛事经济”,甚至会预早公布“盛事年表”。单在今年上半已有近百个项目,预料吸引约84万旅客,带来约33亿元的消费额,经济增加价值约为18亿元。
旅游促进会总干事崔定邦认为,今次热气球节的情况属个别事件,不会影响香港的形象,他表示近日每星期持续有“盛事活动”成功举行,热气球节是私人性质,属本地居民参与较多的项目,估计对旅游业的影响不大。
针对政府在处理事件的角色,崔定邦指出,政府以安全为由拒绝载客,反而突显“香港的核心价值”——“不行就不行,没太多退让空位”,“不同意我们为了办盛事,就什么也不管了”。
按其观察,政府曾尝试协助,例如与主办方开会、截至活动举办前一天仍然进行测试,同时亦曾为项目宣传。
他指出,事件责任在于主办单位,其善后及公关不尽人意。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