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摇欲坠的政府和马克龙无处安放的"欧洲雄心"
究其原因,首先是对左翼联盟的误判:在2026年的预算法案中,所提出的为富人设置“团结捐款”本身就是对于左翼联盟长期以来倡导的“富人税”的妥协。但出乎意料的是,左翼联盟始终不满马克龙任命贝鲁为总理,且不愿意在“国家利益”的大旗下通过妥协的方式参与到国家治理中来,而是坚定作为“反政府”势力存在,势必要通过再次推翻政府,迫使马克龙妥协甚至辞职。

当地时间2025年9月5日,法国巴黎,法国总统马克龙。
其次是对国民联盟的误判:基于在2022年总统大选时贝鲁曾经支持勒庞的“香火之情”,勒庞的反应不应如此激烈。然而,从勒庞致信贝鲁的内容来看,对于贝鲁“缺乏与政治力量磋商”的行为成为激怒勒庞的主要原因。此外,勒庞两次在总统选举中输给马克龙,2024年的立法选举又因马克龙提议组建“人民阵线”而使国民联盟未能获得国民议会多数。今年3月,巴黎刑事法院以勒庞担任欧洲议会议员期间挪用公款,判决剥夺其被选举权(该判决无论是否上诉立即执行)。勒庞与国民联盟称判决是出于“政治动机”。凡此种种,都使国民联盟在“反马克龙”的道路上日趋激进。
第三或是贝鲁对“府院之争”感到失望:从总理人选来看,贝鲁并非马克龙的第一选择,而是各方妥协的结果,并且财政政策本身又是马克龙所决定,政府团队中也都是“马克龙的人”。而在国民议会中,因为2024年立法选举导致的“三足鼎立”使得任何一个议案都难以推进,但同时又要面对马克龙在各项事务上的“指手画脚”,贝鲁自身的施政理念无法真正得以实施,反而要在包括预算案及各项改革事务中为马克龙“背锅”,贝鲁实质上已经成为“吉祥物”般的存在。但贝鲁如果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辞职,恐怕会被马克龙从道义的角度拒绝。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法国各大工会号召在9月10日以“封锁一切”(Bloquons tout)为口号举行全国性罢工,而梅朗雄又计划在9月23日提出对政府的不信任动议并再次启动弹劾总统程序(去年梅朗雄所领导的“不屈的法兰西”曾提出过这一动议,但被国民议会法律委员会投票否决)。在这种背景下,贝鲁选择主动发起信任投票,或许是他保留“自主权”和体面退场的一种方式。
相似的结局,同样的乱象
根据法国宪法第49条第1款规定,在经部长委员会审议后,总理可就政府计划或一般性政策在国民议会提出“政府责任”议案,相较于第49条第3款的对象限定于财政法案或社保融资法案而言,选择更为宽泛。但根据第49条第3款发起的“政府责任”议案只要“不信任票”不足50%即可过关,而第49条第1款则要求“信任票”超过50%,“通关”难度更大。贝鲁极有可能将面临与前总理巴尼耶同样的局面。
根据法国宪法第50条的规定,“当国民议会通过不信任动议或不赞成政府的计划或一般性政策声明时,总理必须向共和国总统提交政府的辞呈。”因此,在缺乏协商空间,且不论援引宪法哪个条款试图强行通过2026年预算都无法实现的情况下,贝鲁的结局似乎已经是确定的。
而贝鲁的离开也符合法国的民意,从舆观(YouGov)8月1日公布的最新民调数据来看,对贝鲁的满意率仅为11%,而在8月25日贝鲁的新闻发布会后,法国媒体当天下午进行的民调也显示,超过3/4的法国人希望贝鲁离开。但这无疑对法国又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在立法选举14个月后,法国将不得不再次面临相似的窘境,即在解散政府和解散议会之间选择。而民意似乎更支持解散议会重新进行立法选举:法国公共舆论研究所(iFop)8月26日的民调显示,尽管62%的受访者表达了担忧情绪,但63%的受访者希望借此解散议会并重新组织立法选举。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