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之間:網暴漩渦中的產科醫生

壹旦發生糾紛,通常有自願協商、申請人民調解(醫調委)和行政調解等先行途徑。自願協商適合索賠金額較小、爭議不大的糾紛;人民調解則要經由醫調委這個第叁方機構;行政調解需要當地衛健委主持,由醫學會進行醫療事故鑒定。“但不管是醫調委還是醫學會的專家,患者難免會覺得你們都屬於壹個省內(醫療)系統,天然存在不信任。當這些途徑都走不通,最後壹步便是法律訴訟。這壹步基本能改善需要‘避嫌’的問題,因為訴訟中的醫療過錯鑒定程序是打破地域限制,送到省外鑒定的。”劉翔宇解釋。


現實當中,昂貴的司法鑒定費用(通常需要壹兩萬元,且是壹筆風險投入)和漫長的司法程序,常常把很多想表達訴求的患者擋在了訴訟途徑之外。“於是,壹些患者就開始利用網絡輿情,甚至用極端的方式去解決自己的訴求,把醫療糾紛引向了脫離法治軌道的方向。”

那患者壹定處在醫療糾紛和訴訟的弱勢地位嗎?

劉翔宇認為,並不盡然。他指出,立法考慮患方作為社會上的弱勢方,給予了患者壹些傾斜性的保護。從醫護人員的診療活動到病歷書寫,從醫療機構的運營到醫療器械和藥品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規和衛健委頒布的醫療質量安全拾八項核心制度等,對醫方作出了全方位的行為規范,為醫療活動編織了壹張嚴密的法網。“在這種約束下,醫方往往更容易被‘挑出’過錯。”

他進壹步列舉:從公開數據來看,山東省近叁年的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除去調解、原告(患方)撤訴等,院方的勝訴率(判決駁回患方起訴或全部訴求)只有不到5%。“現實中,大部分醫生還在‘裸奔’,他們不知道有這麼多條條框框在規制著他們。可想而知,在執業活動中發生糾紛之後,他們心裡是有巨大落差的。”

在導致邵醫生離世的叁起醫療糾紛中,最受關注的是羊水栓塞產婦的救治。據媒體報道,該產婦因羊水栓塞需切除子宮保命,家屬簽署同意書後,產婦順利誕下壹名女嬰。事後,家屬稱其為娶媳婦花費伍拾多萬元,如今生下女孩,產婦子宮又被切除,“覺得家裡以後沒有男丁,要求醫院和醫生賠償100萬。”劉翔宇認為,這種訴求缺乏法律依據。家屬因重男輕女觀念及經濟考量索賠,顯示出性別觀念和價值觀的落後,尤其是法律意識的淡薄。

幾位律師告訴《南方人物周刊》,他們接觸的壹些醫院會聘請法律顧問,定期給醫務人員培訓講課,嘗試從前端解決診療行為的合規問題。很多基層醫院不會考慮也缺乏能力聘請法律顧問,“還是在解決後端問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解法”與擔當

如今廣而推之的醫調委機制,始於拾多年前寧波因醫療糾紛頻發而生的本地經驗。2008年,寧波以市長令形式,頒布《寧波市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置暫行辦法》:賠償超過1萬元的必須通過理賠中心介入處理。患方索賠金額在10萬元以上的,必須申請醫學鑒定,明確醫療損害侵權責任和程度。同時,設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和專家庫,負責醫療糾紛調解,俗稱“寧波解法”。寧波市公安部門還曾與本市醫院聯動,模擬“醫鬧”類事件,在醫院開展演練,提高職工的防護意識。


劉翔宇覺得,“很多醫生或許把醫療糾紛想象成了(只能)自己(面對)的問題,其實法律規定承擔民事責任的主體是醫院。當糾紛發生後,醫院應當主動承擔起溝通、調解、證據固定及後續應訴等壹系列責任,尤其面對不實輿情,要主動去發聲,澄清事實。”

他接觸過壹些醫療合規起步早、對處理糾紛有經驗的醫院,“他們對待醫療糾紛比較坦然。錯了,我積極賠償,尋求解決途徑;但如果醫院沒錯,我也不怕跟你(患者)官司打到底。”相反的案例則是某些醫院調解經驗比較欠缺,壹開始就從負面理解患者,容易激化矛盾。“院方問患者,你不要跟我講過程,你直接告訴我你想幹什麼?這就是錯誤的做法,不讓患者把自己對病情和診療的理解和問題說出來,直接把對方定義成了‘醫鬧’、來要錢的角色。患者態度也就演變為‘那我們現在就不顧壹切,即使官司打輸了,血本無歸也要幹’。”

在劉翔宇和程陽經手的案例中,各地醫療調解委員會都有賠償限額。可如果調委會有人硬邦邦地講出“超出10萬塊錢,我們不給你調解了,你直接去法院走訴訟”,患者會覺得醫院和第叁方都沒有誠意去解決問題,產生憤怒的情緒。律師們能夠理解醫院在當前環境下怕輿情、怕投訴,聽到這些詞就“談虎色變”,“生怕影響醫院聲譽、考核等等。但是不敢主動拿起法律的武器去解決問題,事件就很可能無法回歸到正軌上來解決。”

需要引起重視和思考的是,醫院擔當不夠,也與醫療制度有壹定關聯。醫療行業研究者李濱在近日的壹篇署名評論中指出,我國醫生執業自主權受機構限制,責任卻可能因職務行為而被牽連。另壹方面,法律規定醫療糾紛/事故中的民事賠償主要由醫院支付,醫生個人通常僅承擔內部處分,極少直接承擔民事或刑事責任,因而醫生既不確定“職務行為中個人何時需擔責”,也不確定“機構會提供何種保護”。他建議通過立法明確醫生在職務行為中的責任范圍,同步強制推行醫生醫責險,將保護責任納入機構考核,讓保護制度真正落地。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延伸閱讀
    壹夜之間世界首富換人了 變成了他 零專科竟然無崗 大溫醫生被迫出走
    急診醫生:我昨天看了哪些印象深刻的病人? 尿酸與早餐的關聯 醫生:盡量少碰這3種早餐
    8歲男童竟得結腸癌 醫生警告:兩類食物惹禍 "壹夜之間整個北京都在賣房子"(圖
    "過午不食"減重兼養生? 醫生:死亡風險提高 中國、俄羅斯和印度之間的貿易是怎樣的?都在買啥?
    凡人修仙傳:礦洞內波雲詭譎驚險萬分,韓立領頭與魔道生死博弈! 《拾贰封信》劇情人設邏輯詳解:壹念之間,滄海桑田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